“你知不知道, 我曾经很恨你。”
朦胧之中,李翊听见一句轻语。
他很快反应过来,这是连珠的声音。
连珠!
她没事吧?
李翊心悸不已, 连珠被箭射穿的画面, 还在他眼前萦绕,他不知这到底是不是梦,挣扎着想要清醒,只是无论他怎样努力,都无法睁开眼,只是意识越发明晰。
连珠并没有注意到他急促的呼吸, 仍在低低诉说着。
“你是不是觉得, 我特别轻贱?明明知道你不乐意,还是跟了你, 你当时说的对, 我就是个傻子。若没有我,你与柳嫣然, 合该是美满的一对。”
她的语气充满哀怜, 李翊一愣, 初时还觉得听不明白,但转瞬间, 一个荒诞的念头忽然浮现在脑海中。
连珠说的话, 竟然与他梦中所见一一对上了……
难道……她也拥有那些记忆?
李翊震惊不已, 但这个念头一旦出现, 竟觉得之前的一切都找到了缘由。
连珠的变化, 出现在他与陈清淮打完架后不久, 而那段日子,正是母妃打算为他寻找通房的时间点。
明明从前的连珠, 待他是有情的,但那次他从军营回来之后,连珠就变了。
还有,两人从京城一路逃亡归来,共同经历过生死,他分明察觉到连珠心门的松动,但她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离开。
这一切都显得那么奇怪,如果她也拥有那些记忆,那就说得通了。
她知道当了他的通房,会落得个凄凉下场,因此才会选择一条与前世截然不同的路。
李翊明白了,却更觉心痛。
他无比痛恨自己,两辈子了,他心里都只有连珠一人,可前世,因为他心中的魔障,害了连珠的性命,致使这辈子她也不愿同他在一起。
李翊心头涌上无数悔意,手指微微挣扎。
连珠并未发现他的动作,继续低声道:“李翊,你快醒醒吧,我不恨你了,当今不是个好皇帝,你也没有前世那么坏,所以,快些好起来吧,天下的百姓都需要你。”
李翊性命垂危,连珠才慢慢理清心头的混乱情绪。
她被上辈子的事情困扰太久,其实今生的李翊,并没有做什么对不起她的事,相反,他舍命救过她好几回。
连珠永远不会忘记,当初在驿站当中,是李翊冲进了漫天火海中,将她抱了出去。
前世罪,不必累及今世人。
她或许还是有些在意李翊,不愿他这样死去了。
连珠指腹轻轻拂过李翊浓密的眉毛,忽然看见,一滴晶莹划过眼角。
她愣了愣,定睛一看,李翊竟然哭了。
大滴大滴的眼泪从他紧闭的眼眸中滑落,很快沾湿了枕头。
**
不知是不是那游医的话真起了作用,连珠来后的第二日清晨,李翊便能吃下药了。
一屋子的大夫终于松了口气,能吃药,就证明意识回来了,这可是大好事啊,他们拴在裤腰带上的脑袋,终于可以暂时放回原位了。
“世子高烧已退,草民等再煎两副药,若世子不再出血,便无大碍了。”资历最老的胡大夫笑呵呵地道。
岳齐等人也长舒了一口气,心头的大石终于落地,也有心情开玩笑了,岳齐大咧咧道:“世子爷可真挑剔啊,咱们几个大老爷们儿求爹爹告奶奶地哭了好几天,还不如连珠姑娘守这一早上。”
怎么说话呢!
杨韶给了他一个倒拐,裴晏也不赞同地看着他。
“连珠姑娘,岳将军心直口快,并无冒犯之意,请勿见怪。”裴晏出来圆场,连珠不在意地摇了摇头,岳齐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,见她面露疲惫之色,忙劝她去厢房中休息一会儿。
连珠看了眼李翊,点点头出去了。
才走出正院,有人便追了上来。
是段凌云。
他递来一个精致食盒,温润目光隐含关心,“连珠姑娘,你从昨晚开始就没怎么吃东西了,我去厨房要了碗莲子粥,还是温热的,你带着吧。”
连珠感激地接过,“多谢段公子,昨夜你也淋了雨,今日也应好生将养着,以免受凉。”
她的关心让段凌云眼眸一亮,但不知想到了什么,忽然又暗淡了。
他犹豫片刻,还是没有说出口,目送连珠离开了。
**
天才蒙蒙亮,一身齐整的官员们便已在玉阶下整齐站好,只等着上朝。
左前方第一位还空着,首辅柳怀仁前些日子犯了痹症,听闻昨日还下不了地,这几日早朝都未来。
次辅杨巍一身朱红公服,目不斜视地立在最前方,他今年已年逾六十,但身为三朝元老,又是不折不扣的忠君派,每一任皇帝用着都顺手,不肯放他致仕。
常年的案牍劳形,让杨巍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还要苍老,满头银发,干瘦的骨头撑着松垮皮肉,只一双眼,仍十分锐利。
皇帝即位之初,为彰显皇恩,更改了先帝时的规矩,准许五十以上的官员乘坐轿辇上下朝,但杨巍并没有享受,依旧每日步行。
老阁老试图向天子证明,他还能干得很。
一刻钟之后,早朝的钟鼓响起,朝臣鱼贯入内。
李钰坐在九龙金椅上,心不在焉地接受了朝臣们的叩拜,这样的大朝会,他登基最开始的那两年,还觉得激动,如今已感到厌烦。
这些臣子们,机灵得很,知道大事上他无法做决定,所以一旦有什么事关国祚的大事。往往都是直接上折子给柳怀仁或者太后。而另一方面,又想讨好他这个皇帝,于是总在早朝上拿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论,让他做决断。
他没看明白前,还仔细地斟酌,生怕做错了决定,但后来看明白了,才知道他们不过是敷衍他,心中既怨恨又可悲,便再也不上心了。
“诸位爱卿可有什么事要说?若无事,今日便散了吧。”李钰困倦地道,他这几日都忙着打探裴月的消息,裴家被抄后,裴月便失踪了,听说是被裴府一个侍卫掳去了,李钰心急不已,已经好几日没有睡好了。@无限好文,尽在晋江文学城
有几人站出来说了两三件小事,李钰耐着性子一一应付了,正要挥手示意退朝,杨巍站了出来。
“圣上,臣有本启奏。”杨巍声如洪钟,面色肃穆地道。
杨阁老有什么事?李钰不得不撑起精神,坐直了身子,“杨大人请说。”
杨巍单刀直入地问道:“敢问圣上,逆臣李翊如今身负重伤,滞于徐州,我军为何不趁此机会,歼灭敌军?”
一颗石子,激起千重浪,不止李钰脸色突变,满朝文武都沸腾了。
“是啊!陛下,为何不出兵啊!”
附和杨巍的声音层出不穷。
李翊受伤的消息传来之后,满朝哗然,都想着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,能够将李翊镇压,但没有料到,柳怀仁与皇帝商量了几日,竟然选择按兵不动。
李钰面沉如墨,他没想到,一向懂事的杨阁老,竟然会当场发难。
@无限好文,尽在晋江文学城
他不出兵,自然是有不出兵的理由!
但他不能昭告天下。
李翊虽然生死不明,但吴王被捕,若他供出了自己用岷州以及二十万石粮草跟他做交易的事,天下人会怎样看他?
定然会觉得他是个无能的皇帝,更何况,柳怀仁下手太狠,为了凑齐那二十万石粮草,先后铲除了以裴实甫为代表的一众清流,早已引起许多朝臣的不满,柳怀仁不敢将他们与吴王的计划宣之于众,李钰也不敢赌。
他们只能盼望李翊就这样死了。
杨巍不能理解李钰此时的优柔寡断,诚王之死,他虽为参与,但早已猜到有柳家和皇上的手笔,他并没有觉得天子残忍,自古君要臣死,臣不得不死,只是觉得李钰做事不够谨慎,操之过急了,反倒引得诚王世子谋反。
但这回,急躁的陛下突然又变得犹豫了,这么好的时机,他竟然没有任何作为!
杨巍气得嘴角生了一串火疮,在他和几位大臣的逼问下,李钰的脸色青了又白,最终艰难道:“杨大人,此事乃朕与柳大人等人商议多时才定下的,李翊此人奸诈,说不定是故意放出受伤的消息迷惑朕,岂能轻举妄动?”
两军交战,明明都有士卒亲眼看见了李翊被箭射中,怎会有假?
杨巍不满,正欲再说几句,李钰摆了摆手,沉声打断了他,“好了,此事不必再议,朕观杨大人面容有伤,不如在家休养几日再来。”
杨巍脸色一变,他嘴角的火疮,虽有胡须遮掩,却依旧打眼,若容貌有异,按规矩不可面君,若不是他心里实在惦记着这件事,也不会冒犯圣上。
@无限好文,尽在晋江文学城
李钰话都说到这份上了,杨巍也不好再开口,只能掩下满心愤懑,目送李钰起身离去。
退朝了,满朝文武都显得有些许疲惫,杨巍缓缓挪动着步伐,每走一步,脸色便苍白一分。
他竟好似一瞬间失去了精气神。
杨巍忽然想起了裴实甫。
他与裴实甫,从在国子监读书时便是好友,二人一同考中进士,他为榜眼,裴实甫因姿容俊美,被点为探花。
年少时簪花纵马,万般豪情,他与裴实甫都欲报效君主,造福百姓,起誓今生誓死追随圣上。
赏识他们的太祖死后,他们又尽心尽力辅佐了先帝,再接着,又是当今。
即便当今不算是个好皇帝,他们二人也鞠躬尽瘁,没有半分私心。
但忠贞不渝的裴实甫,最后竟然因为贪墨被抄了家。
杨巍为他感到不公,裴实甫在狱中,却托人给他传信,让他务必收敛锋芒,不要与柳怀仁作对。
裴实甫期盼他继续辅佐皇上,让大燕百姓能过上太平日子。
后来裴实甫死了。
死在流放的路上,连尸首都不准送回京中。
杨巍抬头看着天边冉冉升起的一轮红日,竟感到一丝彻骨的凉意。
他想,他一直走的这条路,或许出了错。
【旧笔记小说网】www.jiubiji.c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