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会产房里稍微有些忙乱, 杨语桐开到十指了,小大夫教她怎么吸气怎么用力。
几次之后小大夫就严肃的找了上级医生,让对方给看看胎心监测数据。
“现在胎心不理想,下产钳吧, 产钳可能会让胎儿的面部皮肤有一些擦伤。”
医生和杨语桐解释了一下, 还发了两片药让她舌下含服。
“现在已经看到头了, 如果不下产钳, 就得把孩子推回去再剖, 那样时间更长对孩子更不好。”
杨语桐现在都懵了, 这个产钳、还有这个把孩子再推回去她听都没听说过。
“大夫, 你们觉得哪种更合适一些?”“下产钳。”
专业的事还是问专业的人, 杨语桐在手术通知书上签了字, 这是她最丑的签名了。
麻醉师还是给她打了麻药,一切准备好了, 看吴主任也回来了杨语桐就放心了。
“你在学校哪个老师教过你产钳是这么用的, 你起来。”
随着吴主任坐在了操作手术的位置,产科的大大小小的大夫都围了过来。
杨语桐疼痛之余看着这大约有六七个人围过来说是帮忙,其实就是观摩学习。
她只能安慰自己,她们都戴着口罩, 出了门她谁也不认识。
只要她不尴尬,尴尬的就是别人,她也算为了医学献身了。
等在外面的陈致、黄小玉, 还有后赶来的李玫和陈援朝, 这会也不复刚才的轻松。
李玫昨天帮他们回家取了待产包,后来看没什么事, 陈致就让她回家休息了。
几个人正聊着最好孩子能像杨语桐一样聪明好看,一个小大夫出来喊杨语桐家属。
几个人赶紧围了上去, 怎么这么快就生完了?
“孩子现在都露头了,但是胎心不好,需要下产钳,家属签字吧,要不就得推回去剖了。”
这一句话黄小玉就知道闺女这回遭罪了,陈致签字的手都不稳了。
几个人等待中就有些急了,陈致也坐不住了,走来走去的,绕的李玫眼都快晕了。
过了一个多小时,产房的门打开了,“杨语桐家属。”
听了喊名陈致两步就跑到了病房门口,听到母子平安的消息,他觉得自己又要哭了。
陈家父母推着装婴儿的小车,这孩子刚出生,小嘴就开始四处够着好像要吃东西,还裹着自己的手指吧唧声直响。
陈致和黄小玉推过杨语桐的床,看着她苍白的脸色,几人都很心疼。
“我生了个吃货啊,在产房里就听他吃手吧唧出声,人大夫都问我这是什么声。”
孩子生了杨胜利在第二天请假来看了女儿和外孙,他不能待时间长。
不光是工作不能离开时间长,黄小玉来了京城,杨胜利没事还得去看看黄家两老。
虽然雇了个不错的保姆,但不去看看,他们都不放心。
看着闺女躺在床上,脸色也不复以前的红润,这和挖了杨胜利心头肉也差不多。
杨胜利私下和黄小玉交待,“多给闺女补补,这回看着就折腾够呛。”
杨语桐自从转变成了母亲的角色之后,平衡工作和家庭也成了她的课题之一。
难产的产假比正常产假多了十五天,就算这样9月份开学她也得离开宝宝去上班了。
陈星朗眼中两大泡泪水的看着妈妈去上班了,开学后黄小玉又回来帮忙,和阿姨领着孩子一起住书香里。
中午杨语桐还能回家喂奶,也换换帮忙带了几个月的李玫休息一下。
杨语桐上班后尽量不加班,有些问题也可以回家把孩子哄睡了之后再做。
虽然有阿姨和姥姥帮忙带孩子,但杨语桐还是尽量和孩子一起睡。
黄小玉教了杨语桐个方法,睡前那顿别喂母乳,冲奶喝,这样就能睡一宿的整觉了。
宝宝是个照顾妈妈的,七个月他就能睡一宿觉了。
白白的胖胖的娃现在是几家人的心头肉,杨语桐出差偷摸的走了他也不会哭闹不休。
就是她回来时,陈星朗看到她就把头扭到另一边去,用小屁屁对着她,表达了宝宝被妈妈扔下好几天的气愤。
至于爸爸这个词,在陈星朗这是黑黑的、高大的、戴着帽子,浑身都是绿色的。
杨语桐领他去部队探亲时,是看一回忘一回,等会走了,更是不定和谁走了,和谁走都叫爸爸。
用李玫的话说,这孙子怕是遗传了儿子的智商了。
杨语桐想说自己认人也不太行,她小时候也跟一个和妈妈穿的一样颜色衣服的阿姨走过。
又是一年春暖花开的时候,杨语桐领着她的学生们在黎曼假设上做出了突破性的进展。
虽然这个困扰数学界150年的难题没有被解开,但数学界都觉得她是最有可能解开黎曼假设的人。
这一年的夏天,杨语桐获得了克拉福德奖,并当选了瑞典皇家科学院的外籍院士。
这两年燕大的数学中心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,在卡法雷利教授之后,吸收到了不少的外籍专家和学者。
在治学方面听取了中外专家学者的意见,逐渐的也有了世界又一学术中心的气象。
晚上十点央视的开课了节目准时开播,这是一个被定义为青年公开课的节目。
舞台的灯光亮起,主持人安宁一如既往的幽默风趣。
“我是一个提到数学就浑身发抖的人,今天我们开课了迎来了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演讲嘉宾,她也是最年轻的华科院院士。”
“在过去的不到十年的时间里,她先后攻克了多个世界性数学难题。”
“她研究的理论基础应用在生活中改变着我们的世界,小到我们平时用的手机,大到我们的头上飞的神舟飞船。”
安宁一边介绍,大屏幕上播着一幅幅杨语桐领奖的画面并字幕说明时间和奖项。
“掌声有请华国科学院院士,燕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的教授杨语桐,有请。”
杨语桐今天穿着一条暗红色的连衣裙,披散的长发在发尾烫了微卷。
她用比自己平时稍快一些的步伐来到台上,和主持人观众问了好。
“您这颜值,是和才华成正比啊。”
安宁看着杨语桐,调侃了一句。
“安老师也很帅,我妈妈特别喜欢你,说你又有才华又帅气。”
“这还很少有人说我长的帅,替我谢谢阿姨。”
杨语桐的演讲是希望大家对数学有个正确的认识,不只是为了将来的考试能考个高分。
她带来了用拓扑方法怎么解开绳子的视频,神奇的解绳游戏,慢速的演示也未必所有人都看得明白。
几个游戏下来,看着数学就头痛的人也觉得有意思。
她的演讲结束了之后,安宁走上了台。
“杨院士是个少年天才,您十八岁就解决了周氏猜想,22岁解决了世界级难题霍奇猜想,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对数学感兴趣的呢。”
安宁老师的台风感觉还是挺随意的,他提前给杨语桐大致说过他会提的问题。
“我上高中以前是个每天只想多玩一会的学渣,成绩很差的,我上高中分不够是交了钱上的。”
安宁听到杨语桐说到这,惊讶的嘴都成了个O型。
“我的天,天才原来是学渣,那您是怎么逆袭的呢?”
不光是发问的安宁,听讲的所有人都很好奇。
“我妈让我自己数了钱去交的,这一下刺激到了我,我从来没花过那么多钱。”
台下听的人都笑了,原来院士也很接地气。
“这个刺激确实太直接了,感谢杨妈妈用对了方法刺激出了一位杰出的数学家。”
安宁笑着说了句,他又看着杨语桐往下说。
“等我把心放到学习上来的时候,发现数学也是挺有意思的,它是很美的。”
接下来现场观众提问的时间,一位数学专业的博士生问她遇到科研瓶颈时怎么办。
杨语桐告诉他要注意细节,张弛有度。
“杨院士,做为一个妻子和母亲,您是怎么平衡家庭和事业的呢。”
一位女性观众提问,这确实是一个挺普遍的问题。
“这个问题我还得感谢我们双方的父母,他们给了我很多的支持与帮助。”
“因为我还有一个身份,我是一名军嫂,我丈夫在家的时候家里外面的活都包了,但大部分时间他是不在家的。”
“哇噢。”主持人和观众一同发出了惊呼。“这个是我没想到的,我们都知道当军嫂是非常不容易的。”
“必须承认在面对家庭的时候女性是会承担更多一些,家人给了我们这个小家庭很多的帮助。”
杨语桐她在这方面现在还是个新手,不敢说自己多有经验。
“最后一个问题,观众想问,孩子在多大的时候开始学习一些数学知识为好。”
安宁照着手中的卡片,读出了一个大家提问最多的事。
“我本人是反对给孩子提前学很多东西的,我自己的孩子也面临着启蒙。”
陈星朗刚上幼儿园小班,正在适应环境的阶段。
“哎呀,那这回问对人了,您的孩子是不是遗传到了您的数学天赋。”
安宁也笑了,这真是巧了。
“我儿子好像运动天赋更好一些,用我婆婆的话说这是随了爸爸了。”
大家哄堂大笑,安宁接话。
“对,爸爸是位优秀的军人,一定有很好的运动天赋。”
“我也没有过早的让他接触这些,每个人的各个阶段就应该做那个阶段应该做的事情。”
“适当的可以引导一下,比如给他东西一个,然后是两个、三个,让他对数一点点的有个概念。”
陈致和杨语桐在家里看着开课了,周末陈星朗去了奶奶家,李玫特意把两人赶回来过二人世界。
“老婆,真感恩咱们两人之间有那么多次的巧遇,要不我哪能娶到你。”
陈致感慨,从她第一次掉到他挖的沟里,他们之间的缘分就开始了。
“我也感谢你,要不我可能会孤身到老的。”
杨语桐心里感恩着很多,她能得到重来一次的机会,她能做出这些成绩,还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爱情——
正文完结——
【旧笔记小说网】www.jiubiji.c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