旧笔记小说网 > 古代言情 > 独宠东宫 > 第193节
    董皇后看着瘆得慌,以为这人是看穿了自己的心思,又或者,今天的事情他早有预料。


    却不知,太子殿下只是因为自己的掌心里钻进来了个细软手掌,这才止不住的翘起嘴角。


    阮瑶并不知道董皇后与太子之间的交锋,她只是拉着赵弘的手,眼睛死盯着那些刺客,同时大脑急速转动。


    这些人是怎么来的?


    会是谁的安排?


    而阮瑶这会儿也顾不上想许多,只管挨着赵弘,神情紧张。


    但她很快就发现,刺客根本没有针对其他人的意思。


    他们只盯着皇帝不放。


    赵元霁也发觉了。


    他的瞳孔迅速紧缩,一边扯着董皇后不让他离开,一边想要开口大喊。


    可刺客来的很快,他连一句护驾都喊不出来。


    但终究刺客没有伤到他。


    “叮!”


    孔陆已经飞掠而来,拔出长剑,直接挡开了刺客,并且凭借一己之力与刺客们战到一起。


    而一直季大也出现在了赵弘身边,持剑而立,护卫自家主子安全。


    阮瑶这才松了口气。


    她并不在乎龙椅上那位的性命。


    严格来说,赵弘的苦难都是那人作出来的,无论出什么事情都是他恶有恶报,阮女官不鼓掌就已经是为人和善了。


    她在乎的从来都是自己身边的两人。


    她的亲人,她的爱人。


    很快,阮瑶就看向了阮家大郎,低声道:“哥哥,没受伤吧?”


    阮唐摇摇头,就是神情有些复杂。


    一直以来,科举考试,所为的除了光耀门楣,便是要守护自家小妹。


    没想到到了紧要关头,他竟然被小妹保护了。


    还是被直接拎起来就走的方式……


    阮大郎觉得妹妹离家的这几年时间里不仅聪明了,还有劲儿了。


    皇宫的伙食真的这般好么?


    而阮瑶很快就看向了赵弘。


    大殿下没说话,只是笑了笑,阮瑶便心领神会,回了一个笑。


    彼此默契,心照不宣。


    另一旁站着的阮唐陡然生出些自己很是多余的感觉。


    而此时,刺杀事件也告一段落。


    刺杀之所以震撼,是因为出其不意。


    但若是一击不成,那么接下去便是溃败。


    这次也一样。


    孔陆救驾及时,侍卫们也纷纷进场,接下去便是迅速的收拢包围,将所有刺客擒获。


    阮瑶没有去看捕获现场,也没有关心刺客的下场,她只是抽空瞧了眼龙椅上。


    便看到坐在地上一脸颓然的董皇后,以及靠在龙椅上一动不动的皇帝。


    很快就收回视线。


    随后,便有宫人来安排众大臣离开。


    阮唐虽不舍,但还是跟着榜眼探花一道离开了兰金池畔。


    阮瑶则是与赵弘一起坐上了回宫的马车。


    一上去,阮女官便问道:“谁安排的?”


    赵弘很是坦然:“还不清楚。”


    阮瑶点点头,没再开口。


    赵弘却看着她,轻轻地挽住了自家瑶瑶的手:“你不怀疑是我?”


    毕竟赵弘与阮瑶都知道,董皇后的心思和胆量做不出这种事,而此事得利最大的就是自己,偏偏阮瑶一点都不疑心。


    她笑着说:“你既然说不是,那就不是。”


    “不怕我诓你?”


    “我从不指望着别人永远不诓骗我,因为我要在你想要骗我的时候看出来了才最稳妥。”


    还藏了一句。


    若有朝一日,我连诓骗都看不出,那勉强维持着关系也无甚意思。


    阮瑶看上去和软,其实比谁都果决。


    赵弘何等聪明人,即使阮瑶不说,他也能猜得到。


    随后,便轻轻地揽住了阮瑶,语调轻轻:“若有那日,瑶瑶自可将我心拿出来瞧。”


    阮瑶瞪了他一眼:“这会儿莫要说这种话,吓人得紧。”


    赵弘用斗篷把她裹起来,嘴角扬起,分外安心。


    但是眼中,却有精光闪过。


    他早便知道董皇后有布置,也做好了那些刺客可能是对着自己来的准备。


    没想到,最后却换了方向。


    如今却是效果更好。


    孔陆救驾有功,前途大好。


    刺客留了活口,董皇后必然逃不脱罪责。


    东明宫上下都是清白一身,片叶不沾。


    但赵弘知道,此事是对自己有利的。


    有谁愿意不言不语的为别人作嫁衣裳?


    而此时,有宫人悄无声息的去往了寿和宫,跪在门前,声音清晰:“娘娘,乱起来了。”


    江太后微微睁开眼睛,却没说话。


    而佟嬷嬷则是挥了挥手,宫人便悄然离开。


    佟嬷嬷放下了茶壶,轻声道:“太后娘娘当真不见见阮郎君吗?听闻他中了状元,风姿也是一顶一的好。”


    江太后笑了笑,却只是摇头。


    她从来只认阮瑶,从不提阮唐,即使那也是自己的外孙儿。


    甚至连亲生女儿也不准备见。


    因为她很清楚外戚之事,赵弘现在不在意,不代表以后不在意,要是阮家江家合作一处,便是尾大不掉。


    佟嬷嬷知晓自家主子的心思,便一面给江太后揉肩一面道:“殿下不像是会计较这些的。”


    江太后轻笑:“他不计较,哀家却不能不多想些。世间事,最怕试探,最怕磋磨,索性就从根子上断了,免得那许多麻烦就是了。”


    佟嬷嬷犹豫片刻,最终还是问出口:“今日之事,可要对太子言明?”


    刺客,是董皇后寻的。


    但是在传话的时候出了岔子。


    便是江太后亲口吩咐安排的,便是为了兰金池宴上护着赵弘,转而将剑尖对准赵元霁。


    她名义上的儿子。


    江太后微闭的眼睛睁开来,脸上虽然还带着笑,但眼中分明是凉薄透了的。


    她摆了摆手,佟嬷嬷便停了动作,扶着江太后坐起来,在她身后添了靠垫,又递上热茶。


    江太后只是捧着暖手,并没有饮。


    因着身子不算好,故而太后殿内是整个皇宫当中最早用上暖炉的。


    饶是如此,江太后也依然会觉得手脚冰凉。


    偏偏她还不爱用带味道的手炉,即使佟嬷嬷准备好,江太后也会自己偷偷放到一旁装没瞧见。


    现在捧着茶,倒是舒服些。


    渐渐的,微凉指尖暖了,江太后的声音也舒缓下来:“此事不必提起。”


    佟嬷嬷伺候江太后时间久了,胆子也大些,这会儿便略有些担心:“奴婢怕有朝一日太子殿下知晓后,会与娘娘离心。”


    江太后弯唇而笑,声音轻缓:“放心吧,弘儿的心思比你我想的都要细的。”


    说起来,过去数十年里,这诺大皇宫,其实没有一人是真正被江太后记挂在心上的。


    皇帝赵元霁天性刻薄寡恩,江太后早早看破,所以从不把感情挥霍在他身上。


    后宫中的女子们倒是各不相同,也有些是江太后看重的。


    只是前朝后宫之间总有联系,加上赵元霁是个喜欢用妃嫔来牵扯朝臣的糟心脾气,所以江太后不太和众妃嫔亲近。


    假使是自己喜欢的性子,靠的太近,恐怕会招来皇帝猜忌,反倒对人家不好。


    但要是自己不喜欢的,江太后更是懒得多看。


    至于皇子们,江太后不曾亲自抚养,更是没有血缘关系。


    脸面上自然是能过得去的,演一演祖孙慈爱也不费劲儿,但是心里终究是没记挂过的。

图片    【旧笔记小说网】www.jiubiji.c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