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11章 ‘老实憨厚’农民工(3)


    赵章还是那句话,“要是警察说你没有卷款,俺就给你道歉。”


    “到时候不能在你这干俺也认了。”


    他这么说其他人纷纷附和,他们守了杨虎这么多天不就是为了他们的钱,这他要是真卷款跑路,还是被他们放走的他们肠子都悔青了。


    至于明年,明年再说吧。


    这就是人老实一根筋的好处了。


    张家村这边也有三四十号人,一个个工地干活,就是再瘦胳膊都有腱子肉,杨虎想要逃出去无异于难如登天。


    “你们都不想干了?!”杨虎垂死挣扎。


    张来旺:“工头你省点力气吧。”他说着这话的时候抓住了杨虎胳膊。


    赵章往他那边看了一眼,没想到这也是个天然黑的。


    张来旺看到了,大头哥这是觉得俺干的好,干得漂亮,嘿嘿。


    张来旺又用了点力气,哪怕有军大衣隔着,杨虎都能感觉到桎梏。


    杨虎顿时脸色更难看了。


    而张冬来这些时间和张来旺一起蹲点,见他抓着杨虎,他上前抓住了杨虎另一只胳膊,现在很有那种把犯人带走的感觉了。


    杨虎怒呵:“你们给我松开!”


    他喊的没用,眼看赵章他们要把他真送去派出所,他连忙大喊:“你们还不来把他们拉开,你们这么在一边看着明年我怎么放心用你们?”


    张家村以外的农民工你看我我看你,然后看向杨虎,他们上前,准备把人救下来。


    赵章吩咐:“来旺、冬来,把人送去最近的派出所,其他人给我拦着。”


    张来旺和张冬来立刻执行,他们这一要走,剩下比较犹豫的工人也行动了起来。


    “你们也出力了,工头怪不到你们身上,但你们要是拦着俺们,他真卷款逃跑,你们的钱没了,俺们也要找你们赔钱。”


    赵章挡在前面,声音不大不小,不让杨虎听见这附近的十来号人却是听到了。


    他们的劲儿就给卸了,后面的人不晓得,他们跟人说了。


    他们都摸起了鱼。


    不过到底不放心钱在杨虎那,他们说:“能不能带上俺们?”


    赵章没在这等,他们摸鱼的时候他就抽身离开了,他怕张来旺和张冬来没守住杨虎。


    其他张家村的人不知道该咋办啊,这是能去还是不能去?


    还是乔秋机灵一些,“你们领头的跟着一起去,混在俺们中间,别让工头看到。”


    *


    赵章追上了张来旺和张冬来,杨虎那个吨位,有心不想走,两人也费劲。


    赵章到了,杨虎就呸一声,“你们还信张大头,也不怕被人卖了。”


    “你别看他一脸老实,心眼特别多你们被他卖了还要帮他数钱。”


    张来旺:“大头哥俺们走快点。”


    张冬来没声儿,加大了力气。


    赵章看到杨虎这挑拨离间的效果,咳咳,一点都不意外。


    要是那么容易扭转他们是想法,也就不会一一被原主坑了。


    杨虎还不死心,得到的结果就是被张来旺和张冬来气的要死。


    然后他就被送进派出所了。


    赵章站在前面,张来旺和张冬来抓着杨虎站后面,他们还突出了中间的杨虎。


    这俩人都挺怕公安的,要不是赵章说,他们都不会往这边走,就是那种普通小老百姓,绝不和派出所沾边。


    赵章:“公安同志俺们是后边建筑工地的工人,俺们发现工头把钱藏军大衣里头了,俺们担心他要带着钱跑了,所以把他送过来了。”


    赵章叙述简单,但该说的点没漏了,潘勇中心里转了个弯,招呼同事过来,他们走到杨虎跟前,“把衣服脱下来。”


    杨虎:“公安同志他瞎说的,我这是要发给工人的,我工时工钱都算好了。”


    潘勇中可没那些工人好糊弄,没信他的,坚持道:“你把衣服脱下来。”


    旁边的同事一脸不耐烦,他要是不脱他不介意帮帮忙。


    杨虎只能不情不愿的去解扣子,一个扣子解半天。


    潘勇中给同事使了一个眼色,两人一个控制住杨虎,一个给他解扣子。


    三两下解完给扒下来了,这不扒还好,一扒就发现了军大衣下的布袋子。


    潘勇中眼疾手快给拿过来,打开一看里面全是钱。


    再加上军大衣里的,这恐怕真是要卷款潜逃,只是没想到正好给工人给逮住了。


    同事把人带去审讯室审问,军大衣和那一袋钱都留外边了。


    潘勇中给赵章他们做笔录。


    “你们怎么知道他要卷款潜逃?”


    赵章:“俺们不知道,俺们只是担心拿不到工钱。”


    张来旺在旁边点头,心里:是啊是啊,俺们守了很久的。公安同志你可别放过他。


    潘勇中不能读心,也就听不到他的心声,他看向赵章,“他都算好工时和工钱了,你为什么觉得他会跑?”


    赵章老实的说:“他说明天发钱,俺就感觉他要逃就趁着今天,俺就喊了一句诈一下。”


    说完语气转气愤,“俺没想到他真要逃,俺一喊他就跑起来了,俺们就追上去了,俺们想抓着他不让他走碰到军大衣了,摸着不太对,俺就想着他可能把钱藏里面了。”


    “他太过分了,俺们辛辛苦苦干了一年,家里就等着这钱过年呢。”


    这话戳中张来旺和张冬来的心窝子,他们和赵章一起抹起了泪。


    “俺们多不容易啊,夏天的时候每天天还黑着就要起了,趁着凉快的时候多干一点,中午最热的时候才好在棚子里休息,但过了最热那天儿就不热了吗?人都晒脱两层皮了,他怎么好意思贪俺们的钱,他就是以前的黄世仁。”


    张来旺随着控诉渐渐忘了面前的是公安同志,声音越来越大。


    张冬来在那补充,“冬天也不容易,俺们干活暖和一点,不干活在棚子里不好睡,睡着了也容易被冻醒,俺们拿到钱了这苦也没白吃,可……”


    张冬来抹泪抹的更厉害了。


    潘勇中面对这么三个汉子头有点大,心里tui~了里面杨虎一口,瞧瞧他把人欺负成什么样啊。


    他有良心吗?


    农民工的血汗钱也贪。


    潘勇中安抚他们的情绪,再继续做笔录,这会儿张来旺和张冬来算是缓过来了,又不敢对着潘勇中说话,他问一声他们才回答一声。


    全都做好了,潘勇中交代了那笔钱的事情,让他们先回去。


    作为赃款它肯定不会立刻还回去发下去的。


    三人出了派出所,张冬来想说点啥,他们就被乔秋和其他工人代表给围住了。


    “咋样啊?”


    “工头没出来,他是不是真的要跑?”


    “钱呢?钱哪去了?”说这话的人要去掏赵章三人的口袋,就不说那么多钱口袋塞不塞的下,这直接掏人口袋也太不讲究了。


    赵章打开人手,“没钱,钱在派出所里。”


    他这话一出那场面就更热闹了,赵章面前这个一米七五的汉子瞪圆了眼睛,“啊?这钱不给俺们了吗?这咋可以!”


    后面的人附和,“就是啊,那都是俺辛苦了一年的血汗钱。”


    “俺的钱,俺家里还等着俺往家里拿钱。”


    吵吵嚷嚷的能把人耳朵给吵聋了。


    赵章大声说:“公安同志说了,那个现在是赃款,查清楚了才可以还回来,到时候就可以发给俺们了。”


    “都要发给俺们,为啥不能现在就发?”这是个轴的,而且还不止这一个,还有在那巴巴的望着赵章的。


    赵章解释:“那是证据,现在要是给俺们了,怎么做证据?”


    有人喊:“啥证不证据的,俺就知道这钱没给俺们。”


    “就是啊,俺们要钱。”


    赵章往后指了指,见他们不明白,“派出所就在后面,有本事你们找公安同志要钱。”搁他这吼啥吼。


    赵章挥手,“让开让开,俺们要回去了。”


    他和张来旺、张冬来以及带着这群人过来的乔秋离开了,其他人面面相觑,想进派出所不敢进派出所。


    围在派出所外面还叫派出所的公安同志给叫进去了。


    这就跟已经离开的赵章等人没关系了。


    他们走远了些,张冬来才把之前想问的话问出来,“那钱真的能还回来吗?”


    张来旺怼了过去:“肯定能,那是公安同志,难道还能把你钱给贪了?”


    “大头哥你说是不是?”末了问赵章。


    赵章已经不想解释了,只说:“少不了的,咱们先回去,其他人还等着呢。”


    此话一出两人都没啥想法了,他们自己都急,在工地等着的人那不得急死。


    跟着的乔秋张了张嘴又合上了。


    其他人也没回棚子,都在门口守着,他们一回来又被围了一把。


    赵章只能又解释一遍,多了也不再说了,要问就问那些去派出所的,他们是他们的同乡,他们总应该更信一点。


    于是那些人就没围着赵章他们了,只有张家村的人跟着赵章回去了。


    一回到棚子里他们就又说开了,赵章直接端着搪瓷缸子出去了,他们逮着张来旺和张冬来薅,没办法啊,乔秋在外面都没进去,可不就只能逮着这俩人。


    张冬来:“大头哥胆子老大了,走在最前面,俺们就抓着工头走在后面,那时候俺就在想俺们这跟那个官差抓坏人是不是一样的?大头哥就是那个捕头。”


    “这么想着俺和来旺就有了勇气,跟着大头哥进去了。”


    “那派出所的公安同志老吓人了,板着一张脸,比村长还可怕,俺当时腿都开始打颤了,俺想着要不把人带回来算了,把钱拿回来就可以了,没必要麻烦公安同志了。”


    “但是大头哥不,他跟公安同志说:公安同志俺们把坏人抓来了,你要给俺们做主,你要是不做主俺就去首都找大官给俺们做!”


    第412章 ‘老实憨厚’农民工(4)


    “俺和来旺抓着杨虎,就想着大头哥都这么说了,大头哥也是为了俺们,俺们不能退,俺们要站在大头哥这边,俺们就想只要大头哥一句话,俺们就抓着杨虎出去,去首都!”


    已经没人去听张来旺说啥了,全都围着张冬来,听得津津有味,张来旺也不例外。


    还有人问张来旺,“真的是这样吗?”


    张来旺疯狂点头,没错没错是这样的。


    就是这样的,他当时就是这样想的。


    唯有乔秋疑惑,是这样吗?大头哥原来这么勇敢吗?


    不过他当时不在里面,而在里面的张冬来和张来旺都这么说那应该是真的。


    赵章回来就迎接了一波众人的洗礼。


    “大头哥你好厉害。”


    “大头哥俺对你两眼相看。”没人觉得这话有什么毛病。


    赵章:头痛,怎么带好这群文盲。


    赵章琢磨这个去了,没有发现其中的‘猫腻’。


    赵章端着搪瓷缸去坐下,“明天还要干活,大家别忘了起来。”


    “钱都没有,还干活啊?”张来旺不满,不是对赵章不满,而是对白干活不满。


    其他人也看着赵章。


    赵章不答反问:“你们打算拿到钱明年就不来了?”


    “为啥不来?不来咋挣钱?错的又不是俺们。”


    又是张来旺第一个说的,而他没听懂,乔秋却好像有点明白赵章话里的意思,又好像不明白,一副似懂非懂的样子。


    而其他人跟张来旺一样,附和他的话。


    赵章:“既然要来,俺们肯定要把活干好的,毕竟上面的老板给钱了,给钱了俺们是不是就要把活干好?”


    张来旺嘀咕:“那钱也没到俺们手里啊。”


    虽然是嘀咕,但声音不小,大家伙都听见了,赵章也不例外。


    赵章:“那个钱又不是不发了,在派出所里,你还怕派出所像工头一样带着钱跑?”


    “俺们干好了,别的工地的老板看到俺们这么用心,是不是就想用俺们?”


    “你们就说你是想用因为给了钱,钱没到手就撂挑子的,还是给了钱,钱暂时没到手还继续干,把剩下这点活干好了的给你干活?”


    赵章没讲什么大道理,但又恨不得将这些话掰碎了揉烂了塞到他们脑子里。


    乔秋已经明白赵章想说啥了,他没觉得有什么,这话他一时间没想到而已,道理也挺简单的。


    其他人:……大头哥说啥是啥吧,大头哥现在老厉害了。


    他们应下了,赵章也懒得再说了,他与其想着怎么往他们那脑袋里塞东西,不如想着洗干净点,听话,他说啥他们听啥,等着他一拖二十八。


    第二天他们去收尾,其他农民工看到了也跟着去干活了。


    人多了,这收尾工作就干的快,最后的建筑垃圾花了三天时间给清理干净了。


    派出所也把杨虎那案子查清楚了,毕竟钱都收缴了,杨虎住处贵重物品和证件都带在身上,就连摩托车汽油都是加满的。


    他们还查到他跟发廊的小姐说他要发财了,以后再也不回来了。


    这些加起来要是还不是卷款潜逃,那就没什么是卷款潜逃了。


    因为涉及到多名受害人,怕农民工闹起来,派出所也是加紧办,把除了杨虎工钱以外的赃款还了回来,顺带还有记着他们工时和工钱的账本。


    赵章报的案,潘勇中送到建筑工地后交到了他手里。


    众人都盯着他,赵章没动,大声说:“工头已经给大家算好工钱了,本子就在这里,俺给大家一个个的发钱,现在你们去几个人把没在这的人也给喊来,喊到工头给俺们算账的地方,人都到了再发钱。”


    公安同志将钱交给赵章的,他发的话其他人也没啥意见,闻言就去叫人了。


    剩下的就跟着赵章呼啦啦的去到杨虎算账的毛胚房,凳子还在那边,没人动。


    赵章过去坐下,大家都盯着钱,心头火热,想到领到钱怎么怎么花,明明已经想了无数次,但是这会儿也免不了激动。


    等所有人都到齐了,赵章就翻开了账本,他按照顺序来,“周光宗工钱四千八对吧?”


    周光宗听到他的名字立刻往里挤,“让我进去让我进去……”


    “周光宗在吗?周光宗?”赵章又喊了两声。


    “在在在。”周光宗连连应声,人也蹿了赵章跟前。


    “你的工钱四千八没问题吧?”


    周光宗一拍大腿,“没问题,就是四千八。”


    刚才等着的时候赵章也没闲着,让乔秋几个帮忙数钱,一叠一千,他直接拿了四叠给周光宗,又拿了一叠抽出二百来,剩下的给周光宗。


    “你就站这里点,拿着走了少的俺们不管的。”


    赵章交代了一句,周光宗也在旁边数了起来,数好了没错之后换下一个。


    速度是慢了点,但不容易出错。


    轮到赵章自己的他也是清点好了放到衣服内口袋。


    然后继续给其他人发,等发完都过去半天了。


    这里也就剩下赵章和其他张家村的人,他们也不觉得累,摸着自己辛苦干了一年的钱,高兴的不得了。


    赵章看着那一张张笑容洋溢的脸,出点声把大家的注意力吸引过来,“大家身上这么多钱带着也心慌,怕掉了,跟俺去银行存了,存折好带。”


    “存的时候留出一点钱,下午咱们在这边到处逛逛,买点东西往家带。”


    张来旺他们刚摸到钱呢,哪舍得热乎的钱存到银行里,再说了他们也没存银行的意识。


    不过赵章来了以后会给他们下指令,刚才发钱他又加深了这一重,他们即使舍不得也没啥意见,反倒是直接思考起自己要留多少钱。


    等着他们抱着包好的钱去银行,距离下班还有半小时,他们也是赶上了,再晚一点就要等过了中午休息时间才能存。


    他们各个都拿着这么大一包钱,心里不踏实着呢。


    存好钱银行也休息了。


    工地已经不做饭,他们早饭都没吃,现在刚好早午一起吃。


    他们二十八号人,呼啦啦的进去,直接坐满了一家小饭馆。


    都是干饭人,吃饭速度嗖嗖的,毕竟工地就算管饭,煮的多,但也不可能完全敞开了吃。


    毕竟敞开了吃,他们这些人不知道能造掉多少饭,也是因为这样他们都吃的快,就想着能打第二轮第三轮。


    不一会儿他们就吃完了,连菜汤都没剩下。


    结账完出去,张来旺眼疾手快,抢占位置,走到了赵章左手边,“大头哥俺们接下来去哪里?”


    众人竖起耳朵。


    赵章:“去批发市场,那边东西便宜。”


    有人问:“批发市场在哪啊?”


    张大福惊喜出声,“俺知道俺知道,之前出来买烟的时候,小卖部老板娘告诉俺了。”


    “在,在……”在哪来着?


    张大福拍着脑袋,却是咋也想不起来。


    张来旺嘲笑:“张大福就你这样还知道。”知道个der~


    他转过头面向赵章,笑容就变得殷勤了,“大头哥俺知道批发市场在哪就在广人街那边过去。”


    赵章:我好像没说自己不知道。


    真要一拖二十八,还是要多教教。


    赵章领着人去找地方坐公汽,批发市场距离这边十来公里,走的话太费时间了。


    他们人多,赵章让乔秋带剩下的人坐下一辆,他先带着一波人走。


    公汽人挤人,赵章就坐在窗边的位置,张来旺想抢赵章旁边的位置,被张冬来给抢先了。


    张来旺:???


    张来旺:!!!


    他怒视着张冬来,‘起来!’


    张冬来装没看到,闭上眼睛。


    在张来旺灼热的视线下公汽启动,他也没位置只能站着了。


    张来旺:记住你了张冬来,好你个张冬来!


    下了车张来旺就顶开张冬来站在赵章旁边,他回头瞥了张冬来一眼,车上一时得意,不是一直得意。


    赵章:“大家装好钱,小心别掉了。”


    他们乖乖的点头,还压了压口袋。


    一群壮汉这副画面……辣眼睛。


    赵章果断回头,进了批发市场,因为要等一下乔秋他们,赵章往里走了点,找了家没客的店。


    “老板,生意兴隆恭喜发财啊。”


    都说伸手不打笑脸人,何况赵章一开口就是吉祥话。


    老板笑着说:“要买点什么?”他扫过赵章后边儿跟着的人,“你上五件我就给你打八折,和十件一个价。”


    店里暂时没客,但赵章也没有直接随便挑一家,这家店里的货是他目标之一。


    不是大棉袄就是羽绒服。


    当然这俩都不是赵章的目标,他是看到麻袋里露出来的军大衣了。


    赵章:“老板你那个军大衣卖吗?”


    他这话说出来老板还愣了一下,“你这眼睛也太尖了,这都让你看到了。”


    他一边说着一边去扒出一件军大衣,军大衣不是军队那种,就是款式差不多,里面也可劲儿塞了不少棉花。


    它还长,看着就能把自己包的差不多。


    他当时觉得这批货好啊,以前军大衣多受欢迎啊,这款肯定能卖爆。


    到货头天他就挂到了,最前面,最醒目的地方。


    然而来买的人看都不看,都奔着其他衣服去了。


    他问了,“军大衣多好啊,你咋都不进一些?”


    “那是以前,现在可不一样了,老百姓喜欢有花样的,喜欢红的橙的,别说了你这个多少拿?”


    问一个一个这样,于是被他备受期望的军大衣先是被挪到了后面,之后就变成现在这样被塞到麻袋里去了。


    老板没说,但是他那一眼,已经道出了不少东西。


    他把军大衣拿出来,一展开就吸引了赵章这边所有人的目光,他们之前没少羡慕杨虎,穿着那派头,而且这可是军大衣。


    第413章 ‘老实憨厚’农民工(5)


    老板没看见,他正举着衣服,“这军大衣很厚实暖和,你要的话,我便宜点卖你。”


    “就……四十二好了,也没赚你啥钱。”


    赵章上手摸了摸,一入手就能感觉到里面棉花充实软和,这面料也不差,要是带回去卖个八十也不会嫌贵。


    “老板你这有多少件?”


    老板一听就知道这是买的不少了,他看向赵章,那粗糙满是茧子的手,还有那衣服、裤子,有洗过,但是水泥是很难洗去的,洗多了裤子也容易坏,所以他打眼一瞧就能瞧出来赵章是干啥的。


    这……


    他有看向后面张来旺他们,“要是买十件我就再给你便宜两块钱。”


    赵章晓得他误会了,只能说:“俺看衣服不错,想多买点带回去,老板你这总共多少件?”


    听着要不少,老板来精神了,“我这有一百件,你要多少?”


    “你要是都要走,我就给你三十一件,不能再低了。”


    老板一咬牙报出了这个价,就比成本价高上一点。


    实在是军大衣占地方,听着一百件不多,如果是夏天的衬衫那是一袋子就能搞定,可这军大衣贼厚实,把他仓库占了三分之一。


    不卖出去砸手里就赔的更多了。


    赵章:“老板俺要是要了你就再便宜一点嘞,你在这边不好卖,俺带回去,这么多这么厚实也不好运啊,你就再便宜点。”


    老板摆手,“已经很便宜了,再便宜我就亏本了。”


    张来旺拉赵章衣服,小声说:“大头哥你要那么多军大衣干啥,再便宜也不能这么买啊。”


    旁边张大福还在那点头。


    听了一清二楚的老板看到这架势,得,等下这汉子要是被朋友劝动了,他这批军大衣都要砸手里,不知道啥时候能清出去。


    清不出去他就没钱,这钱压着他就少进货。


    老板一算,“这样二十七一件,真的不能再便宜了,里面都是好棉花,我现在都是亏本卖给你了。”


    “我跟你说实话,要不是它占地方,我就是放到明年我都不介意。”


    当然这话就是夸大了,衣服现在一批一批的出,都追求新货,谁还要去年的。


    不过赵章知道这价格已经很不错了,“那俺都要了,等俺逛好了出来,去银行取了钱和你一手交钱一手交货。”


    赵章和老板说好了,他们一出去其他人也憋不住了。


    “大头哥,你咋买这么多?”


    “就是啊,穿都穿不过来。”


    “大头哥你这得多少钱啊,你要把一年工钱给花了啊?”


    赵章领着人出了批发市场,乔秋他们下了车往这边走,还没过来就听到了。


    乔秋问:“咋回事?”


    张冬来:“刚才俺们进去了,大头哥一进去就看中军大衣,跟老板要了一百件,一百件啊!”


    “一件二十七,便宜的很,但是那么多大头哥一年穿一件都要穿到坟里去。”


    赵章:“……”并不想穿到坟里去。


    乔秋:“大头哥是要背回去卖吧?”


    赵章点头,“这样的军大衣,俺要是在老家那边卖五十一件你们买不买?”


    乔秋还没来得及说什么,张来旺就一嗓子,“肯定买啊。”


    那声音大的,那公汽下来走的慢的人都往他这边看了,他反应过来,压低了声儿,“这一看就是好衣服,别说五十,六七十都要买。”


    跟工头一样的军大衣,不,工头那件都旧了,这新的更好,看着也更暖和,冬天穿着它出去遛弯儿绝对不冷。


    赵章:“这不就得了,等回家的时候你们帮俺背回去。”


    “俺们再逛逛,看看有没有其他便宜又好的东西,到时候回去了去镇上卖。”


    “大头哥就是聪明,俺咋没想到呢。”


    他们乐颠颠的,就想着会赚钱,也没想到赚多少,这件事儿和自己有关。


    而乔秋却是算出来了,一件卖五十,能赚二十三一百件不就是两千三,抵得上半年工钱了。


    乔秋都忍不住倒吸一口气了,他看向赵章,这个张大头居然这么会算。


    他瞄一眼,收回目光,又忍不住瞄一眼,又收回去,再瞄一眼。


    赵章转过去,“咋滴?”


    乔秋狂摇头,“没啥没啥。”


    他收回目光,过了好一会儿又忍不住看了一眼。


    再收回来,他们已经到了袜子摊位。


    摊位上不是丝袜就是腈棉混纺袜,尼龙袜因为透气性差,穿着闷热已经退出历史舞台。


    不过……


    赵章心里转了一圈,“老板你这袜子怎么卖?”


    老板眼皮子抬起来朝赵章看了一眼,“丝袜一双一块钱,腈棉混纺袜三块六双。”


    “老板俺要多买。”


    “丝袜三毛,腈棉混纺袜一毛,一千双起批,概不还价。”


    赵章试了试,老板说什么都不少,他就换了个话题,“老板你这边有没有没卖完的尼龙袜?”


    袜子摊老板:???


    “有啊,还有一大袋。”说起来袜子摊老板就生气,这尼龙袜以前卖的多好啊,说卖不动就卖不动了,他那些就给砸手里了。


    “怎么?你要啊?”


    赵章:“老板你看俺各要了一万双也不少了,你价格不愿意少,不如送给俺。”


    袜子摊老板:“……”


    他打量着赵章,“我看你这长得挺老实的,咋说起话来那么黑心呢。”


    张口就要他把上万双的尼龙袜送给他,这是长得不美,想得挺美。


    赵章一点都不生气,跟袜子摊老板商量,“那老板你那边有多少双,你送个两千三千双的,其他便宜卖给俺。”


    袜子摊老板思索了一下,尼龙袜子以前是能卖,现在这不是卖不出去了,当个搭头也行,怎么说人也要了两万双四千块钱的货。


    两三千双的听起来多,但要是正经卖他也真不好给价格,而他仓库里还有一万五千双的尼龙袜。


    袜子摊老板琢磨良久,“我那边还有一万五千双尼龙袜,你再买一万双丝袜,加一百块钱,一万五千双尼龙袜就都给你。”


    “你要是不乐意我就自己留着。”


    赵章也知道袜子摊老板已经要的够少了,五千双当搭头,那一万双加一百块也就一分钱一双。


    “行,那就这么说定了,俺钱在银行里,这个点也取不了,俺等会儿出来取了钱咱们在一手交钱一手交货。”


    袜子摊老板答应了,他也看出来赵章不像是带钱了的样子,甚至连批发拿货的都不像。


    赵章带着其他人出去,张大福忍不住说了,“大头哥就这样用一百块钱拿到了一万五千双的袜子?”


    其他人现在还沉静在震撼里呢,大头哥咋就几万几万的拿货了?


    “大头哥你钱够吗?”乔秋一句话把众人的心神给拉了回来,前面买了一百件军大衣了,这会儿又好几万双的袜子,这钱应该不,不够吧?


    赵章:“你们不想挣点?”


    张来旺挠头,准确来说一行人里面二十八个人起码有二十个在挠。


    咳咳,他们想的,但是……


    “这不太好吧?”


    都是老实汉子,他们啥也不懂,就这样跟着赚钱,就是同村的也没那个脸啊。


    张来旺:“俺可以把钱借给你大头哥。”


    他这话一出其他人纷纷点头,反正大头哥厉害,他能挣钱,不怕还不上。


    再说了都是同村人,借一下钱也是应该的,哪有直接把人钱给赚了的道理。


    大头哥也是费了力气的,要是他们就会买点自己用。


    乔秋倒是有点别的心思,不过他们这样他也不好说。


    赵章:“不用借,俺不只是用钱,东西还要你们一起扛过去。”


    “俺们一起出钱一起出力,俺选的东西到时候赚了钱,俺分六成,你们二十八个分剩下的四成。”


    “要是不信俺的,怕亏了,俺不叫他加入,到时候帮俺把东西扛回去,俺送一件军大衣。”


    乔秋脑子转的快,听明白两者的区别,以及赵章的用意,他率先说:“俺加入。”


    就单军大衣和袜子来说他觉得赵章卖的起来,明显是挣钱的,虽然分的不算多,但是有钱挣啊。


    再说了他自己选他也不会,更不会讲价。


    而且他自己单买带回去,那不和张家村本姓人闹矛盾么。


    别看他答应的快,他也是认真思考过的。


    张来旺还没反应过来呢,不过他听到乔秋答应了,他立马也说:“俺也加入。”谁都别想抢俺在大头哥这的地位。


    至于分成,没想的。


    张冬来:“俺也加入,大头哥你说啥俺听啥,俺不怕亏。”


    张来旺瞪他,这个张冬来啥时候这么会说话了。


    张来旺嘴巴动了动想也再说点啥。


    可恶!


    他想不到怎么说。


    而他们一个两个都加入了,其他人也从众加入,最后二十八个人都参加。


    赵章一点都不意外。


    他都算好了,这里面就乔秋心思多一点,他都看到能赚钱了怎么能眼睁睁的放过,可又碍于在村里的关系,折中一下必然会选择加入。


    他这一加入,其他人也就跑不了了。


    赵章带着他们继续往前走,他们都加入,不只是人力,钱也够多,他选择的余地就大。


    发圈这些肯定要的,虽然是小玩意儿,卖不起价,但它一大包也就二十,就算五毛一个,五毛两个他都能挣不少。


    赵章拿了好几包,大家都留了钱来批发市场买东西,军大衣那些没办法,这个钱还是能凑一凑的,所以直接付了钱拿着走。


    都是张来旺他们拿,赵章手里没东西。


    后面他又挑了围巾,红围巾多一点,其他米白色、卡其色、黑色的少一点。


    他还买了一些彩灯,到时候卖货要是到了晚上,黑漆漆的也不好卖,有彩灯既能照明,又能充个氛围灯。


    第414章 ‘老实憨厚’农民工(6)


    赵章还买了很多杂七杂八的东西,主要是有钱,完全不怕拿货。


    他们人也多,这会儿投机倒把法律都废除了,这大包小包没事儿。


    等赵章他们领了钱出来付账,钱大把大把出去了,最后也得到了叠起来像座山一样的货物。


    张来旺等人咋舌,买的时候没觉得,没想到这集中到一起这么多。


    赵章:“别看了,分一分扛着走,赶公汽回去。”


    赵章看着他们提东西,又提醒了一下有灯这类易碎物品注意点,碎了钱就没了。


    别说易碎物品了,背军大衣都注意了些。


    这些可都是钱,还是花他们血汗钱买的,搞坏了他们得心疼死。


    背回他们那棚子,他们发现装不下,装进去了人都进不去。


    而在其他农民工被他们的动静吸引,跑出来看。


    “你们咋买了这么多东西?”


    赵章在张来旺他们开口前抢先道:“好不容易挣了钱,肯定要给家里人带一些,这边比老家花样多,价格也便宜,这会儿带回去辛苦一点,也给家里省钱了。”


    这是他们的初衷,而且这里面的确有一部分可以带回家,赵章没撒谎,就是避重就轻了些。


    乔秋:“……”


    他不由得看了一眼赵章那张老实面孔,这人看着老实,这谎话咋张口就来呢?


    “俺跟你们说批发市场那边东西便宜很多,像是袜子这边三块钱四双,那边能卖到三块钱六双,要是买一千双人老板给批发价,一双一毛钱,一千双听起来多吧,但是你给家里长辈兄弟姐妹一送,一人不说带回去一百双,几十双总要的,而且袜子坏的快,买多了也不打紧,你们买回来分一分,一千双真不多。”


    “再说了你们一年到头才回去一次,不往家里带东西?就算嫌麻烦,这么便宜,你们确定不给家里人带吗?”


    别说他们想带了,就算不想带这会儿都被张冬来说的想带了,还思考起到底要多少双合适。


    所以他们也没空想赵章他们这么多东西真的是往家里带吗?


    有的是看破了,但是没有说破,并且自己也打算去批发市场看看,倒腾点带回去卖。


    没人关注他们了,赵章打开装军大衣的蛇皮袋,招呼着大家拿,“一人一件,晚上穿着暖和。”


    张大福:“这不是要那啥,这穿了不合适。”


    赵章解释:“不卖,按成本价算咱们记个账,还是说你们不想要?”


    张来旺:“想要。”


    张来旺前面咋呼多了,这回意识到压着声儿了。


    他就算再激动,都没叫起来。


    赵章:“那就拿,晚上当被子盖,路上也少扛俩包。”


    “还有穿着这个也好看着东西,晚上温度低,不穿到时候不冷死也得冻病了,还想不想好好的回去了?”


    赵章一句接一句,也没人有意见了,人手一件军大衣,这穿上……


    张来旺:“好暖和,俺都不哆嗦了,感觉身上在冒热气儿。”


    张大福:“俺也是,俺感觉再穿一会儿手心都要冒汗了。”


    “俺晚上一准儿不会再被冻醒,要不是大头哥俺都穿不上。”张冬来说完前半句不忘捧一句赵章。


    当然他自己不觉得是捧,他是真心实意。


    张来旺:???


    张来旺:!!!


    这个张冬来,没完了。


    “大头哥,就是俺们肚子里的蛔虫,俺们要啥他都知道。”


    他还得意的瞥了一眼张冬来。


    成了蛔虫的赵章:“……”不会夸人就别硬夸了,不然他怕自己控制不住自己手痒。


    赵章:“俺记一下账,你们看看晚上谁守夜,火车上也要守夜的,不用担心谁多了少了。”


    “乔秋这事儿交给你了。”


    乔秋被点名耳朵动了动,第二次了,上一次还是盯杨虎,他也有点习惯了。


    守夜么,也好安排的。


    赵章在里面记账,简单的买了啥,有多少东西,花了多少钱,哪个是搭头,可以多少钱卖出去都写了。


    他记完,乔秋也安排好进来了。


    赵章还没合上账本,乔秋扫了一眼,看到上面用画代替的字,还有后面那些数字。


    赵章记得明白,他买的时候乔秋又在现场,回想可能想不起来,但是看到物品对应的那些数字他却能一下子就知道这之间的关联。


    他收回目光讲述起了自己的安排。


    张大壮、张大福、张满和姚树青今天守着。


    明天他们就一起去火车站买回去的票。


    到时候在火车站就换成赵章、张来旺和张冬来。


    总之他们一行人没有一个漏掉的。


    赵章听了没啥异议,将账本收好,次日一大早他们就醒了,乔秋醒的最早。


    他睁眼的时候,张满和姚树青正在和眼皮子打架。


    张大福和张大壮则是睡着了,他们守上半夜,张满和姚树青守下半夜。


    不过睡的也不深,乔秋出来他们就睁开了眼。


    “你醒了啊?”


    乔秋点点头,“俺去买点早饭。”


    乔秋去买了三百五十个馒头,扛着好几个大袋子回来。


    张大福看傻眼了,“你咋买这么多?”


    乔秋放下袋子然后脱下军大衣把它们盖住,这天冷凉的快。


    不过这一脱下来,他就冷的哆嗦了一下,明明昨天动起来的时候还不觉得有什么的。


    乔秋:“早上吃饱一人三个不算多,在火车上,中午晚上动的少,一顿两个总要,俺这都买少了。”


    “晚点还要去买。”为啥不是现在,因为被他买光了,人家就是要做也得等一等。


    乔秋拉开帘子喊人起来,馒头要趁热吃,他们也没这么讲究,所以起来就去拿馒头了。


    赵章不急,刷不了牙总得漱漱口,洗把脸清醒一下。


    他洗好转过来就看到乔秋,以及他手里的三个大馒头,“大头哥,俺特意给你拿的。”


    “花多少,一会儿跟俺说,记在账上。”


    赵章接了过来,一口咬住大馒头,馒头热乎没有以后那么精细宣软,但也扎实,吃着一股麦香味,多嚼嚼,隐约有几丝甜味。


    乔秋又说了等会儿买馒头的事情。


    赵章不想未来几天都吃馒头,更不想吃越来越石更的馒头,但……


    “按你说的办,再……”


    赵章还没说完就被张来旺打断。


    张来旺本来在那高高兴兴的吃馒头,没想到一回头就看到乔秋在那给赵章献殷勤,有说有笑的。


    霎时间这馒头吃起来都没那么香了,尤其这馒头还是乔秋买的。


    张来旺:“大头哥,你跟乔秋说啥?”


    他还特意站到了赵章旁边,贴着他,彰显自己大头哥身边第一人的架势。


    要不是这里是工地,但凡换个地方,都能有头号马仔的既视感。


    赵章:“他要去买馒头,馒头没啥味道,放到明天又干又硬,你去小卖部买点白糖、辣椒酱、榨菜,到时候车上也能换换口味。”


    “多少钱要记住,俺会记账本里,到时候一起算。”


    张来旺被赵章这么一交代瞬间忘记了乔秋的事情,他算着要买多少东西。


    小学没毕业的他算来算去算不明白,又不好意思回去问赵章。


    乔秋看到他这掰手指头的模样,“要不要俺陪你一起?”


    “……要。”张来旺犹豫了不到一秒应下,狠狠咬下馒头。


    他这都是为了完成大头哥的任务,不然他才不会低头。


    馒头那边没那么快,他们先去了小卖部。


    小卖部没客人,他们去就能买,他们问,老板从里面给他们拿。


    乔秋要了六十包榨菜,两袋白糖,辣椒酱么要了十瓶。


    东西装好了都由张来旺提。


    张来旺:乔秋这人看着也没那么坏么。


    不抢功劳的乔秋让张来旺给看顺眼了,“走,俺陪你去买馒头。”


    他们买完回来,大家都吃好了,东西也收拾好了,毕竟除了那批货,他们个人物品并不多。


    东西收拾出来,棚子就给拆掉了。


    这也算最后清理掉的东西之一。


    人到齐了,他们就大包小包的背着东西去坐公汽,去火车站。


    到了火车站买好票就在那等着,他们运气算好的,买到了五张坐票,其他的都是站票。


    为啥说好?这都快要过年了,票都不好买了,就这还能买到五张坐票可不就好么。


    不过票肯定不连着一起,到时候跟人换换就是了。


    “咣当咣当……”


    “嘟……”


    火车到站,赵章他们冲进火车,拿易碎品的就在外面等着,等赵章找到最近的一张座位,朝着外面招手喊人,然后一个个过来把蛇皮袋从窗口塞进来,然后他们再冲上火车。


    上了火车再慢慢找赵章,东西已经死命塞了,但还是太多。


    赵章、张来旺、乔秋和张冬来,分了四排,间隔大一些,这样才不把过道给堵死。


    其他人过来,可以站着,也可以下面垫一下坐着。


    反正二十九个人都在这一截车厢,分别留意着货。


    因为是下午的车票,中午在火车站解决了,多往肚子里塞了一点,一直到七点他们才感觉到饿。


    乔秋那边拿出馒头,一百个装一个袋子,一边拿好了,就传后边去。


    再让招呼三个人拿着搪瓷缸去倒热水。


    一个人拿四个,回来倒一下,热水有了,馒头有了,再拿着馒头抹上辣酱,看起来还挺不错。


    坐赵章斜对面的汉子看的眼馋,觉得自己又饿了,明明他刚刚都吃了干粮了。


    只不过干粮干巴巴的,没有热水,更没有看着又香又辣的辣椒酱。


    “大哥能卖我一个不,我出一块钱,给我抹点辣酱。”


    赵章还没咋滴,坐在对面的张大福心动了。


    他看向赵章。


    这馒头五毛两个,人一块钱买一个,这不是赚了三个馒头。


    第415章 ‘老实憨厚’农民工(7)


    赵章记的账,他知道因为他们买的多,馒头比张大福想的还要便宜,哪怕他没算上辣椒酱,那也还是便宜的。


    而且他们买的又多,这馒头卖一个也没啥,就当开门红了。


    赵章将馒头给他,汉子就自觉掏出钱给赵章,眼睛锃亮的看着他递过来的辣椒酱,他舀了一勺仔仔细细的涂抹,除了手抓着那一块都给涂上了,这才将勺子放回去。


    然后一口咬下去,馒头虽然已经凉了,却还没有硬,搭配上辣椒酱那滋味……


    他嚼着太香了,又香又开胃,嘴巴有点辣,越吃越高兴。


    赵章:“要不要点水?”


    “可,可以吗?”


    话是这么说,他身体很主动的拿出了搪瓷缸。


    赵章给他倒了一些,那热水下去,整个人从胃部暖到全身,再吃这馒头滋味更好了。


    旁边的女人欲言又止,在她看来一块钱贵了,但看着对面的汉子吃的喷香,又想要来上一个。


    就这么纠结这赵章他们吃好了,她就更张不了口了。


    夜渐渐深了,他们分配好了,有人盯着,这车厢又这么多结实汉子。


    这夜里也没发生什么,安安静静的到了早上。


    赵章上个厕所漱个口,回来还是馒头,馒头和昨天比有些硬了,不过也还好,他掰开夹点榨菜,这么吃上两个,一餐又对付过去了。


    中午还是抹辣酱,晚上也是。


    一直到第三天了,赵章把馒头泡在水里再加上白糖,泡软了,滋味比干巴巴的馒头强太多了。


    斜对面的汉子不禁竖起大拇指,这花样可真多啊。


    虽然也不算好,但是比他自己那干巴巴要崩掉牙的干粮好太多了。下次他也这么搞。


    而赵章本人并不觉得咋样,他就觉得这距离远啊,他不想再吃馒头了,还是干硬的馒头。


    一直到第二天中午,他们到省城了。


    他们买的省城的票,就在这下车了,跟人打听了一下这边可以摆摊的地方。


    他们直奔那边的宾馆去了,赵章让他们先洗着,好好洗个澡,睡一会儿。


    他出去看了一下,又打听了一下。


    在夜市和公园之间还是选择了公园。


    去夜市逛的,肯定都带着钱出门,可夜市好位置都让人占着了。


    其次他们这么多人也不好摆摊,索性不如选择公园。


    这边公园还有旱冰场,公园本来就是约会圣地,加上旱冰场就更别提了,他们肯定兜里揣钱。


    只是一般人都给旱冰场掏去了,再套不出来,他就帮忙掏一掏。


    赵章选好了,又去实地看了一下,选定地方,回去洗洗,然后让人去占位置。


    他自己在房间里转了一圈,看着睡床睡地,硬是给自己留了一大块地方的床。


    心里暖了暖,爬上去,合上眼睛,自己也沉沉睡去了,一直到四点多被张来旺叫醒。


    他因为要找好地方,时间花的多,算起来就睡了一个多小时,没睡舒服,反倒更困了,不想起来。


    他直接去厕所洗了把脸才逐渐清醒。


    人都挤到门口去了,赵章就站靠门的地方说:“这边一个房间留一个人,其他人先去吃饭,吃完了给留房间里的人带一下,然后再去一个人,到公园把张大福先换回来。”


    “吃完了俺和乔秋去夜市看看,你们先把东西挑出来背到公园去。”


    “到时候有的跟俺卖货,有的看场子,东西别被摸了去,还有到时候要是卖完了回来背货。”


    赵章简单说了一下,开始报货。


    报完了画个单子给他们,免得忘了。


    然后他和乔秋在附近面馆吃了面,就去了夜市。


    冬天,天黑的早,夜市这边已经摆起来了,赵章过去一点都没有不好意思张口就来,“俺兄弟想给媳妇买发圈,你这个多少钱?”


    天降了个媳妇的乔秋:???


    乔秋:!!!


    等人他们走的远了些,乔秋:“大头哥,俺哪里来的媳妇?”


    赵章理直气壮的说:“迟早会有的,你总不可能不娶。”


    乔秋:“……”


    你赢了。


    他们就这么打听了一遍,再赶回宾馆。


    发圈挑出来,就带两包,这边剩下的那些款式和夜市差别不大,没必要耗时间在卖发圈上。


    又删减增加了一些东西,他们背着货出去了。


    他们进公园还没到地方,占地方的张来旺看到他们挥着手。


    赵章在批发市场的时候挑了两块黑布,一直没卖出去的货,搭头送的,这会儿可以直接铺地上。


    “来旺和冬来把灯装起来,大壮在这块地方摆发圈,树青在这块地方摆围巾……乔秋你盯着些。”


    赵章安排好了,又在公园里走了走很快就回来,就这么一会儿,他看到好几对情侣了,只能说虽然天冷,但是一点都挡不住男女的热情。


    这样他生意也就不担心了。


    赵章看了一下,围巾摆的很不错,那灯光一打开,又有着黑布映衬,让人有种贵气,漂亮的感觉。


    “树青你把发圈也摆摆。”


    其他还能凑合,张大壮那个发圈摆的,杂乱无章,毫无购买欲望,就地摊货中的地摊货。


    “哎。”姚树青应声就去摆发圈了。


    *


    汤琬琬和许亮承走进公园就被许亮承劝说:“旱冰真的很好玩,我保证不会让你摔到。”


    汤琬琬有点好奇,她早就知道公园里有旱冰的存在,但一直没过来玩,之前在上高中,家里管的严,现在已经上大学了。


    她有些心动,被许亮承看出来,就被她拉着朝那边走去。


    还没到旱冰场,她的目光就被挂着彩灯,看起来浪漫又漂亮的摊位给吸引了。


    拽住许亮承,“我要去那边看看。”


    许亮承脸一僵,但看汤琬琬那不容拒绝的神色还是答应了下来,“我女朋友说什么就是什么,尽管挑,喜欢我买给你。”


    汤琬琬:“你说的哦。”


    许亮承点头,“当然。”


    路边摊能有多贵。


    说话间两人到了摊位前,汤琬琬一眼就看中一条米白色围巾,在灯光下它仿佛在发光。


    红围巾也很耀眼,她平时也喜欢这种的,但汤琬琬就是眼睛拔不出来了。


    “这条围巾多少钱?”


    赵章:“美女好眼光啊,这种米白色围巾一般人驾驭不住,显黑,但是你不一样,会衬得你更好看更温柔。”


    “看在这么衬你的份上俺原价二十五的,现在二十三卖给你。”


    汤琬琬被夸的脸蛋红扑扑的,也不觉得二十三一条围巾贵,就是这让许亮承给他买……


    她不由得看向许亮承。


    “这摆地摊哪那么贵,他就是想把东西卖给你才这么说的,你不要听他骗。”


    许亮承一点不心虚,自觉自己是在教汤琬琬辨明小摊贩的伎俩。


    汤琬琬还没说什么赵章先说了,“地摊咋了,要不是地摊俺会卖你二十三?放在店里俺不卖你四十都觉得亏。俺看你一副读过书的样子,咋这都不懂呢?”


    “俺知道了,你是舍不得给这姑娘买吧,连送条围巾都舍不得,啧啧……”


    赵章摇摇头,看着汤琬琬真诚的问:“美女你看上他啥了?”


    赵章这张老实脸把这话的杀伤力拉到了极致,汤琬琬脸都红起来了,手不由得攥紧。


    许亮承还没发觉,想怼回去,看到赵章那身材,以及摊位上刚才蹲着这会儿站起来的汉子。


    许亮承话到嘴边改成,“我不跟你这乡下人计较。”


    “琬琬我们走。”他去拉汤琬琬被她给躲开了,她掏出二十五给赵章。


    赵章麻利的找了她两块,“这条米色的对吧?俺给你装起来。”


    他拿起放进袋子里一扎交给汤琬琬,一套动作行云流水。


    汤琬琬提着袋子就走,许亮承追在后面,“琬琬你咋就买了,二十三买贵了,他就是激将法,我跟你说这条围巾顶多值五块钱……”


    汤琬琬忽然停下脚步,转头看向许亮承,“我们分手吧。”


    然后头也不回的走了,许亮承傻眼想追上去,汤琬琬小跑着上了公汽,他跑过去公汽已经开走了。


    上了车的汤琬琬有一点点不舍,但她把围巾拿出来,围在脖子上,昏黄的灯光下车窗玻璃上倒映这她温柔娇俏的模样。


    她什么不舍都没了,明明很好看,他却能睁着眼睛说瞎话,什么喜欢自己,全都假的。


    现在连一条围巾都舍不得给她买,她还指望他以后能怎么对她好?


    *


    赵章这边,张来旺两手互相插到另一只袖子里,“大头哥,你这卖个东西把人给搞掰了,这不太好。”


    赵章反问:“俺说错了吗?”


    张来旺认真的想了一下,好像没有。


    赵章没管他,又有人来了,不过没看啥围巾的,蹲在了琳琅满目的发圈这边。


    两个女生挑挑选选,看看这个喜欢,那个也喜欢,其中一个女生问:“老板这咋卖啊?”


    “五毛一个,都是南方货,省城没有的样式,今儿刚来,你买了就是第一个用上的。”


    赵章那是一句句都往她们心窝子里戳啊,夜市那边便宜一点一块能选仨,但是那边款式都差不多,这个南方来的,样式好看,这边还没有。


    她们要是能第一个用上也能跟人炫耀炫耀。


    她们优中选优,选了自己最喜欢的几个结了帐,拎着小袋子就回去了,迫不及待想试试发圈了。


    乔秋他们还在愣神,这,这就又成了,看着很容易啊。


    “别傻蹲着了,赶紧喊起来,咱们这些货一大半要这两天在这里清掉的,好回镇上清剩下的,清完回家过年。”


    赵章这一说他们瞬间就有了紧张感。


    但是,“喊啥啊?”


    第416章 ‘老实憨厚’农民工(8)


    “卖围巾,漂亮时髦的围巾,卖发圈,南方发圈,省城没有的发圈,卖丝袜,买一双丝袜送一双腈棉混纺袜……”赵章直接嚎了一嗓子,给大家打了个样。


    别人咋样先不说,张冬来给知道咋办了,也没啥心里障碍,直接喊:“大家快来看一看,走过路过不要错过,俺们这里有最漂亮时髦的围巾,戴起来保暖又好看,男的俊女的美。”


    “有南方最好的发圈,只要五毛钱一个,只要五毛钱,真的太便宜了,买到就是赚到了。”


    “丝袜买一送一买一送一,错过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。”


    赵章:张冬来这嘴皮子,贼溜。


    其他人想学一下,但没喊出来。


    倒是人先被张冬来给吸引过来了。


    赵章教了价格,三个人负责一块,拿货看场子收钱一点都不乱。


    刚开始还是围了几个人,后面越围越多,生意不要太好。


    本来带的货已经够多了,结果还往回跑了两趟,这才应付掉被买好了的顾客介绍过来的一波波客人。


    都清的差不多了,赵章没让再回去拿,冬天冷,到这个点也差不多了。


    再拿卖不出去多少,还在这挨冻。


    他们收好东西扛着回去。


    回到宾馆钱全都倒到了床上,他们把钱整理好,赵章就在那数,数了三遍都没错,记下来。


    减掉原来准备找零的钱,最后一共是,“1322.5。”


    哪怕是减掉成本,也有四位数了。


    这只是一个晚上,不准确来说他们差不多是五点半卖到了八点半,就三个小时时间就赚了这么多。


    他们货还有很多,而且最贵的军大衣都没动。


    赵章觉得还好,他根据出货量其实能大致算出来金额破四位数了,其他人不行啊。


    他们没想到就这么一会儿挣了他们仨月的工钱。


    张大福都忘记呼吸了,差点给自己憋死,大口大口的喘气,“娘耶!这也太赚钱了!”


    他说出了众人的心声,真的太赚钱了,他们都感觉自己在做梦了。


    张满还说:“俺真的没听错吗?大头哥说俺们晚上赚了一千三百多?”


    赵章:“没听错,明天能赚的更多。”


    晚上出来的人毕竟是少数,而且今天买了不得出去炫耀一下,这就是天然的广告。


    然而其他人:不敢想,不敢想。


    一千三已经很多了,一千三已经很好了。


    晚上他们做梦都梦到天上掉钱了,张来旺是生生被砸醒的,嘴里还念叨,“俺的钱还没花呢,都是俺的钱……”


    赵章一问,乐死,“等卖完了就分钱,你想咋花咋花。”


    张来旺挠着后脑勺嘿嘿笑。


    不过为了尽快销货,肯定不能跟昨天一样了,那就是纯粹浪费人力。


    昨天一个天黑了,一个赵章也不清楚哪里好卖货,另外其他人都没有卖货经验,赵章哪放心他们单独卖啊。


    今天么,公园那边有一个,张冬来负责。


    还有赵章刚才跟宾馆服务员那里打听到的双街,那边摆摊的很多。


    摆摊的人多,竞争大,但也意味着人流大。


    赵章自信自己挑的货,不过那边价格怎么样还得去看看。


    吃过早饭,他带着乔秋他们去了,其他人摆摊,他和乔秋去打听价格。


    有的叫卖,有的明码标价,给赵章和乔秋省了一些事。


    回来一对,了解的差不多了,制定好价格就可以开卖了。


    他们没聚在一起,分开来,两人一组,两人一组。


    品类比较多,基本卖的都不一样。


    赵章就卖丝袜和腈棉混纺袜,这个货多,要尽快出掉。


    “买一送一,买一双丝袜送一双腈棉混纺袜,一块钱,只要一块钱,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。”


    “一块钱,南方大厂丝袜带回家。”


    赵章喊了几遍就让旁边的张来旺继续。


    张来旺脸都要憋红了,终于别扭的喊出一声,“丝袜,买一送一的丝袜。”声音特别小,赵章不仔细听都要听不到了。


    “你这样,俺就换人了。”


    不知道是被赵章威胁到了,还是张来旺刚才那一声打破了桎梏,他扯着嗓子喊:“卖丝袜卖丝袜,一块钱一双,买一送一,买一送一。”


    丝袜在省城一块二一块三都有,这一块钱,还买一送一,立刻把人吸引过来了。


    作为女性看到赵章和张来旺两个大男人卖丝袜有些介意,但是看到两人老实憨厚的模样,那种不舒服又去掉一些,再加上实在便宜。


    终于有人问了,“丝袜真的一块钱一双,买一双送一双?”


    “是一块钱,买一双丝袜送一双腈棉混纺袜,你们看看都是好货。”


    赵章各拿出一双让她们看。


    虽然有一点失望吧,但是买一双丝袜送一双腈棉混纺袜,还只要一块钱已经很实惠了。


    而且她们摸着这料子的确不错,那丝袜她们都不敢多碰,怕勾丝了。


    “我来十双,能不能再便宜点?”


    赵章摇头,“已经很便宜了,你快去问问,就没有比俺这更便宜的丝袜了,俺还送一双腈棉混纺袜。”


    “俺先声明,送完即止,先到先得。”


    女人还想说什么被旁边的女人抢过话头,“老板给我来二十双,二十双丝袜是送二十双的腈棉混纺袜吧?”


    “没错,那俺给您打包了。”


    赵章手上戴着手套,直接拿货,塞到袋子里交给女人,“你点一下。”


    张来旺收过了二十,女人也没点,她看着赵章点的,没错。


    她这一走,其他人也不再犹豫,没她这么豪气,但也五双,十双的要走了。


    毕竟丝袜这东西,真的太容易勾丝了,而且这太便宜了,以后谁知道什么时候能碰到啊。


    而且没听老板说吗,这腈棉混纺袜送完就没了。


    就连刚才讲价的女人都没不敢犹豫了,买了十双回去。


    这比昨天在公园还凶残。


    他们各带了五千双,准备卖一上午的,结果上午还没过半就卖光了。


    赵章当机立断,让张来旺在这里守着,他去其他人那里了解了卖货情况,喊了一个人回去跟他一起背货过来。


    丝袜一共是两万双,腈棉混纺袜却是只有一万双。


    买一送一肯定是不够送的,所以赵章说送完即止也不是假话。


    算上昨天晚上卖掉的,丝袜还剩下一万四千五百二十八双,腈棉混纺袜就是四千五百二十八双。


    赵章丝袜直接拿了一万双,腈棉混纺袜全拿过来了。


    围巾又拿了十条,这个贵,卖的慢,不过总共也就拿了四十条,赵章也不急。


    其他什么翻盖木镜子,漂亮小本子他也都拿了。


    这些其实校门口最好卖,但这不是学生已经放假了。


    在双街那边也还行,放假了学生乐意出来,快过年要钱也好要,所以卖的也不错。


    赵章选好了,没忘记包好,免得没注意砸碎了。


    他和张满把货扛到双街一路分过来,到了张来旺这里,发现他被人围住了。


    赵章果断先把丝袜和袜子取出来,剩下的东西让张满往后边送。


    然后他扛着丝袜和袜子喊:“让一让让一让,丝袜到了,丝袜到了,不要挤着,挤着卖不了。”


    女人们瞬间给赵章让出地方来。


    赵章背着货进去,张来旺大冬天的满头的汗,看到他就像看到了救星,“大头哥你可算来了,俺……”你都不知道俺刚才都经历了啥哦。


    赵章:“别废话,客人都等着呢。”


    赵章把袋子打开,“丝袜买一送一,一块钱一双,送一双腈棉混纺袜,送完即止。”


    赵章把装着腈棉混纺袜的袋子从大袋子里取出来,虽然腈棉混纺袜厚一点,但是丝袜数量是它的两倍还多,这差距还是能看出来的。


    所以顾客就知道赵章这话不假,前面的还好,后面的就急了。


    她们没想过袜子数量多,就觉着这东西会送完,晚了就没了,尤其是前面喊着五双十双,拿的都不少。


    还有人在后面叫,“给我们留一点啊,别都自己买了。”


    并没有人听,这时候不抢以后再买还要多花钱。


    还有人直接买了五十双,张来旺还多问了一嘴,确定是五十双,不是五双?


    “就要五十双,我帮我亲戚买。”裘湘挥手让他数。


    张来旺也没耽搁数了五十双的腈棉混纺袜,赵章已经数好了五十双丝袜,全都装好交给裘湘并接过钱,“你数数。”


    一双一块钱呢,裘湘就在旁边数了起来,数了三遍都没错,挤拎着袋子回家了。


    那一大袋的,让后面的人更急了,心里啐,一个个都不钱当钱呢。


    等轮到自己又是五条十条的要,眉开眼笑乐癫癫的拎着袋子走。


    有不少路过的女人不明所以问卖什么呢,一听卖丝袜,还是一块钱一双,居然还送一双腈棉混纺袜,立刻加入进来。


    现在穿丝袜可时髦了,可这东西容易坏啊,一块二一块三的都买了,难得一块钱一双还送一双腈棉混纺袜,错过了这晚上不得睡觉都睡不香。


    卖了两个小时不到,嗓门快哑了不说,张来旺看到自己这袋子里就剩下三双腈棉混纺袜了。


    “大头哥,就三双了。”


    “袜子送完了,袜子送完了……”赵章喊完对着面前的顾客说:“美女你还要不?”


    “还是就买三双,俺这边送三双。”


    女人本来想买十双的,这……


    虽然一块钱丝袜也便宜,但是少了送的袜子心里总感觉亏的慌,听到赵章这个建议她点了头。


    赵章立刻帮她麻利的装起来。


    收了钱,又对着后面喊,“袜子送完了,袜子送完了,丝袜一块钱一双,一块钱一双。”


    有的觉得亏了就走了,有的觉得怎么也比其他地方便宜,就买了。


    不过不像之前那么爽快的拿就是了。


    这个时间也不早了,正好这一批客人散了,他们扛着剩下的货回去,吃个饭。


    吃完回来,把钱掏出来一算。


    第417章 ‘老实憨厚’农民工(9)


    先不说全部,赵章这边就要收回来九千多了。


    其他人那里走的也快,除了赵章和张来旺这边,还有八个摊子,再加上公园那边。


    一共是两万五千六百三十七块五。


    最多的还是赵章这里,其次是公园,虽然公园六个人摆摊,货品也多,但真的不及赵章这里走货快。


    其他摊子因为货品不一样,有的卖了五百多,有的一千多。


    最后才有了两万五千多。


    众人已经不是震惊了,是傻眼了,两万多,他们一上午就卖了两万多。


    他们现在的感觉就是他们是不是还在梦里没醒呢,不然咋可能有这么多钱。


    “哎呦!”张大福嚎了一声,众人看向他,他看向旁边的张来旺,搓着胳膊。


    张大福看着赵章在那数钱,心里急的慌想要知道挣了多少钱。


    他越急就越热,他就把军大衣脱了,这不就刚好叫张来旺给拧了。


    张来旺嘿嘿一笑,“俺就看看是不是做梦了。”


    “俺们咋就能挣这么多钱?”


    张大福:“那你就不能拧你自己去?”


    张来旺理直气壮道:“疼啊,再说俺穿着军大衣呢。”


    张大福:“……”


    他不想搭理这个张来旺,当然他现在也清晰无比的知道他们这一早上真的挣了两万五千多。


    “这钱也太好挣了,两万五呢,就一上午。”


    “谁说不是,俺一年到头也才拿到四千九,这要安干好几年了。”


    “这钱真好挣啊!”


    赵章没管他们这车轱辘似的话,更没跟他们讲什么本钱,反正人力在他们这里不算钱,就算扣除本钱,这一上午对他们来说也挣的很多了,所以说了也白搭,他不如省省嘴皮子,他嗓子现在还哑着。


    算完钱谁都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,赵章本来还想让他们休息休息再干的。


    见状留了五个人守着货和钱,把其他人打发出去了。


    走街串巷也好,摆摊也好,就是别闲着了。


    这一忙也的确是没时间惦记着钱了。


    *


    老公回了家,裘湘不急着吃饭将三十双袜子给他,“你三十双,我二十双,我对你好吧。”


    裘湘她老公:???


    “你买这么多袜子干啥?”


    “便宜啊,我跟你说虽然便宜,但这袜子质量好着呢,我都瞧过了。”


    裘湘一脸求夸。


    裘湘老公:“……”那也不用一下子买这么多啊。


    算了算了,到底是老婆的一番心意。


    他将袜子拿走想收到衣柜里,里面都是老婆的衣服,没地方塞了,他打开下面格子刚要放进去,看到往里的地方塞了东西,他一拉,打开一看,“你这丝袜……”怎么回事?这得多少双?


    被发现了的裘湘有一丝丝心虚,但很快她就坦然了,多买点丝袜咋了,她这是为了省钱,她还跟人说是给亲戚买的呢。


    “便宜,咋的能给你买袜子,不能给我自己买丝袜?”


    裘湘老公:倒也不是不能只是……


    你是怎么说着为我好的话自己留二十双的袜子,还买了这么多的丝袜。


    还好他不知道他那还是赠品,不然只会更无语。


    赵章不知道这个小插曲,这个点他已经吃完饭去公园。


    双街晚上摆不了,没客流量。


    正好公园这边张冬来他们还没吃饭。


    赵章提着热乎面条过来了。


    只是今天公园看起来格外的热闹,人比昨天多多了,他还没到就看到摊子被围着。


    他把面条一放,“俺回去叫来旺他们,他们过来了你们再吃。”


    赵章直接跑回去,也顾不得让他们休息了,叫了八个人过来,又背了些货到公园。


    他们人一到就接手了张冬来他们的活。


    张冬来终于能扒拉口面了,面倒是还没凉,不过有些胀了,但他早就饿了,有口吃的,还是热乎的别提多舒心了,哪还管面胀了没有,是不是不那么好吃。


    他呼噜呼噜扒拉着,一会儿就把面吃完了,连汤都喝干净了,连同其他人加入到卖货大部队。


    有他那张嘴啊,成交量蹭蹭往上涨。


    赵章把控着出货量,发现哪样货少了需要加,就喊人回去拿。


    要是没有了,直接说就剩下那些了。


    “卖完啦,就最后这么一点了,都是南方货,没了就真没了,俺们不进了,明儿就走了。”张冬来那词儿张口就来,随着他的话最后一点货也给出干净了。


    一直到晚上九点,他们才把东西收一收往回走。


    让在宾馆待着的人去买宵夜,赵章在那数钱,围巾就剩下两条了,发圈和夜市那边差不多的直接五毛钱两个卖出去了,出了两包,就剩下一包了。


    什么木头翻盖镜子啊,本子笔都销干净了,剩下的一点本子笔是赵章没让拿,让他们带回去,给孩子给侄子侄女都可以。


    这一算,晚上卖出去一万一千两百四十七,打破了白天赵章和张来旺的最高销售记录。


    哪怕没白天早上总和多,他们也冷静不下来。


    又是一万多啊,一万多,这钱咋就能这么好挣呢,难怪那张忠国看着也没咋滴就成村里首富了,原来钱真就能这么好挣啊。


    赵章将钱收好,放到放钱的大袋子里。


    “行了,都吃馄饨,吃完睡一觉,明儿咱们就回镇上。”


    “车票已经买好了,就明儿早上五点,四点俺们就要往那边走。”


    众人浑身一振,不知道是因为近乡情怯还是想着明天要回镇上卖货,又要大挣一波。


    不管如何都化作了呼噜呼噜的吃馄饨声。


    带着虾皮,纯肉馅儿的馄饨差点鲜掉他们的舌头。


    而这一晚也成了他们记忆中浓墨重彩的一笔,无论过去多久都十分鲜活,心里发烫。


    四点就要去火车站,他们三点半差不多就起了,洗漱完退了房,扛着钱和货出去。


    这个点很早,但总有早起干活想多挣俩钱的。


    赵章他们就找到了这么一个早点摊,吃了早饭,又买了馒头,不是没有肉包子,那个凉了真不一定有馒头好吃。


    扛着馒头就赶去火车站了,这个点可没公汽,要走过去。


    还好货少了很多,轮流扛也没很累。


    到了火车站,火车还没到站,赵章他们跟车站要了热水,捧着搪瓷缸子在那喝。


    也不敢多喝,就润润嗓子,暖暖胃。


    火车一到站,就往上冲。


    他们还没坐下,火车哐当哐当开走了。


    这回县里运气就没那么好了,只有一张坐票,其他全都是站票。


    赵章:“那俺就坐了啊。”


    张来旺:“大头哥,你坐你坐,你该得的。”


    张冬来:“大头哥你辛苦了,谁不让大头哥坐俺张冬来第一个骂回去。”


    张来旺:“……”可恶,又输给他了。


    乔秋看着坐下去的赵章,所以你就是客气一下?


    谁说你老实的?


    俺看俺都比你老实。


    想起自己之前天降媳妇的事儿,算了,他还能指望啥?


    坐着坐久了其实也没那么舒服,赵章就站起来让其他人坐坐,头一个就是张来旺。


    张来旺:大头哥就是想着俺,俺还是大头哥最看重的。


    一个位子愣是让张来旺坐出了自豪感。


    赵章:不知道又脑补啥了。


    从省城到县里要一天一夜。


    馒头就是这么派上用场的,中午一顿,晚上一顿,下了火车除了站点再去找个早餐摊子吃早饭,吃完了挤公汽回镇上。


    镇上不及县城大,但他们镇这会儿有集市,十里八乡的村民都会往镇上去。


    毕竟快要过年了,再怎么节省的人这么会儿都要敞开腰包买买买。


    赵章哪会待县里啊,再说了县里那些人也看不上尼龙袜,也不稀罕军大衣不是。


    下了公汽那他们直奔摆集市的地方,现在差不多八点多,在未来不是刚上班就是还没上班的点,对集市来说却并不早。


    好位置都被占了,赵章他们找了找最后找了个空旷的地方。


    赵章前天嗓子哑了,中午的时候就买了个喇叭,那天后来他也没用。


    这会儿么,他拿出来一放。


    “大甩卖大甩卖,清仓大甩卖,一件厚厚的军大衣只要五十,只要五十,卖完就没了,先到先得先到先得。”


    “尼龙袜尼龙袜一块钱八双的尼龙袜,错过就再也没有了,尼龙袜尼龙袜一块钱八双,一块钱八双的尼龙袜!”


    两段词循环,五十,一块钱八双,卖完就没了,就再也没有了把附近的人直接给洗脑了。


    客人还没有呢,摊贩老板先问了,“你这一件军大衣只要五十啊?”


    在城里军大衣已经不受推崇了,但是乡下还是特受欢迎的。


    厚实保暖,意义还不一样,在他们看来一件卖到六七十,甚至八十一件都是正常。


    五十一件可不就便宜么。


    赵章:“真的,跟俺们身上的一模一样,你摸摸。”


    他伸出手让对方摸袖子,对方鬼使神差就听了赵章的话去摸了,这一摸,真厚实啊,他都能感觉到热气儿了。


    还好赵章不知道他的想法,不然不知道要不要说那是他的体温。


    赵章又往后退了一步转个圈,“你看看这长度,这款式,板正的很,绝对是好货,要不是就这么几件了,俺又赶着回家过年,俺才不会卖五十。”


    摊贩老板还没说啥,往这边走的路人先说了,“五十?给我来一件。”


    “来旺给这位帅哥拿一件。”


    “哎。”来旺应的干脆,把黑布上摆着的军大衣拿起来一抖,旁边的张冬来接过五十块后,他问:“帅哥,这军大衣你看是要装起来,还是直接穿上?”


    路人大哥看着那件军大衣直乐呵,“装起来干啥,给我给我,我要穿上。”


    张来旺闻言递给路人大哥,路人大哥脱下袄子一穿,整个人别提多暖和了,人看着也更有精气神。


    第418章 ‘老实憨厚’农民工(10)


    摊贩老板立马说:“给俺也来一件,要装起来。”他要带回去给儿子穿,过完年要相亲的。


    卖出去两件,一波闻声赶来的客人把这边包围了。


    “俺要一件军大衣。”


    “尼龙袜真的一块钱八双啊?能不能再便宜一点?”


    “给俺来七十二双,是不是九块钱?”


    “这还有别的啊,这发圈看着真漂亮,多少钱啊?”


    “五毛两个?给俺来俩。”


    刚才还冷冷清清,这会儿却是热闹非凡,话都听不清了。


    赵章怎么喊都没用,只能顾着前面的顾客,问清楚了,收了钱让人拿货。


    还有人想顺手牵羊的,他们这这么多双眼睛呢,直接给抓住了,把人胳膊拧的嚎出杀猪叫。


    杀鸡儆猴,没人敢动了。


    而片刻的安静后摊子又恢复了热闹。


    乔秋他娘到集市上买东西,看到这边围着这么多人就往前凑。


    这一挤进来看到穿着军大衣的赵章等人,再仔细一瞧自家老三也在里面。


    想说点什么,但这会儿又不是说话的时候。


    她这一迟疑,后面的人就说:“你买不买?不买就出去,别挡着俺买。”


    “俺俺……”乔秋他娘犹豫着,没说出个所以然来。


    乔秋却是听着声音熟悉,抬起头看到了他娘。


    “娘,你咋来了?”


    他跟把姚树青拉过来,自己出来跟他娘说一声,“俺中午就回去,有啥事回去再说。”


    “哎,哎。”乔秋他娘就看着乔秋挤了回去。


    “大甩卖大甩卖,清仓大甩卖,一件厚厚的军大衣只要五十,只要五十,卖完就没了,先到先得先到先得。”


    “尼龙袜尼龙袜一块钱八双的尼龙袜,错过就再也没有了,尼龙袜尼龙袜一块钱八双,一块钱八双的尼龙袜!”


    大喇叭声在她耳边回响,她一拍大腿,“俺东西还没买。”


    这么便宜,老三亏不亏啊?


    不管亏不亏,她毫不犹豫的挤了进去。


    过了一会儿心满意足的拿着一大袋子出来,乐颠颠的继续逛集市。


    把该卖的都买了,和两个儿媳妇在路口汇合往村里走。


    赵章这边尼龙袜已经卖干净了,真的,就跟不要钱一样。


    不过一块钱八双在他们眼里的确和不要钱差不多。


    毕竟在城里这尼龙袜闷热不透气,在乡下地位就不一样了,保暖,耐穿,好着呢。


    以前多贵啊,现在一块钱八双呢。


    不买就是亏!


    所以都是几十双几十双的买,一万五千双愣是没撑俩小时。不要太疯狂。


    军大衣也是,七十一件全卖光了,赵章他们身上的都差点被扒下来。


    赵章赶紧拿着喇叭去重新录了,这才没人惦记他们身上的军大衣。


    剩下的东西集市还没散就卖光了。


    他们将空袋子一塞,在镇上饭馆好好搓一顿,把剩下的东西一分才回村里。


    不过他们还没进村,在集市上卖东西的事情已经在村里传开了。


    倒不是乔秋他娘说的,去集市也不只她一个。


    所以他们一回来村里人就围着他们问:“你们不是去南方干活去了,咋在集市上卖东西?”


    “是不是那边人不要你了?”


    “俺跟你们说干这个不行,还是要踏踏实实干活。”


    这一听就是要拿他人生经验大讲特讲的。


    “俺先回了,你们晚上来俺家一趟。”


    赵章留了话就遁了。


    别人想抓都没抓住,暗自嘀咕:这张大头出去了回来一趟咋就跟泥鳅似的滑不溜手。


    他们嘀咕的时候赵章已经进了家门,都在村里门要不半敞着,要不随便一带,白日里很少会上锁。


    赵章这刚一进门,就嚎了一嗓子,“娘你大儿子回来了。”


    里面的王春夏听到动静赶忙跑出来,“大头,俺家大头回来了。”


    王春夏一出来就看到脸黑夋夋的大儿子,嘴里一个劲的嚷嚷:“瘦了瘦了……”


    走上前了才发现赵章穿了一身军大衣,先的精神很多,“你这头发太埋汰了,得剃了。”


    赵章摸了摸头发,穿过来事情太多,工地里大家也都差不多,倒是没注意这个。


    “好嘞,俺晚点就去镇上让剃头师傅给剃了。”


    “娘,小弟呢?”


    虽然早就执行计划生育了,但是隔了十来年,王春夏意外怀孕,最后还是生下了张小头。


    张小头出生后,多了张嘴,张前进就想多挣点钱,却是在进山的时候给摔了,因为发现太晚进去多出气少,没多久就走了。


    原主不过半大小子,又有个小的,王春夏那是榨干了才把俩人拉扯起来。


    好在原主也不算太小,过几年也定半个劳动力,王春夏才没搞得伤根本。


    但他们这样也只是够吃饱饭,想攒钱娶媳妇太困难了。


    所以原主成年,听到村里有人组织去南方打工,他没多犹豫就报名了。


    “谁知道在哪野着,这天气也是不怕冷的。”


    “一会儿就开饭了,你就见着他了。”


    “瞧我。”王春夏一拍脑门,“你肯定饿了,娘给你先下碗面垫垫肚子。”


    她说着就要往里走,赵章赶紧叫住,“娘俺在镇上吃饱了,不用煮面。”


    “娘,俺给你带了一件棉衣你看看喜欢不喜欢?”


    赵章解开蛇皮袋子,从里面拿出一件大红色的棉衣。


    王春夏眼睛都要瞪直了,“你这也太……”红了。


    红的耀眼,都红到她心里去了,这也太喜庆了,太适合过年穿了。


    “这给俺穿不合适,娘都这把岁数了。”


    “这把岁数咋了,还是俺们村一枝花。”赵章举着衣服,“娘你快穿上试一试,好看不好看,暖和不暖和。”


    “这棉衣这么红通通的哪能不好看,还看着那么厚怎么可能不暖和……”王春夏嘴上叨叨身体很诚实的把身上的旧棉袄给脱了,脱掉那一刹那冷风一吹,直打哆嗦。


    再把棉衣一穿,拉链还没拉上呢整个人就暖烘烘了,等她把拉链拉上美的不行。


    “会不会太红啊?这是不是太红了?”嘴上这么说,嘴角却是翘的老高。


    张小头在外边听说大哥回来了屁颠屁颠的往家里跑,刚跨过门槛就看到红通通的娘,“娘,你还是俺娘吗?”


    王春夏脸一拉,“你说的啥话,别以为你哥回来俺高兴就不会打你!”


    王春夏抄起手就想来个当娘的爱,被自己这身红给晃到眼了,然后放弃了。


    “打你脏了俺的新衣服。”


    张小头也不介意,听他娘不打他了,屁颠屁颠的往赵章这里跑,还想抱赵章,赵章连忙给躲开了,“俺从火车上下来,脏。”


    “给你带了东西。”赵章拿出一把弹簧式塑料弹射木仓。


    张小头一眼就看出来这东西咋玩儿了,接过去爱不释手,“大哥好。”


    “大哥俺去给赖子他们看看。”


    急于去炫耀,完全忘了赵章那还有一大袋子的东西。


    不过这是赵章批发的玩具之一,炫耀估计炫耀不成了,能一起玩玩吧。


    “这都要饭点了,还出去玩儿。”王春夏嘀咕一声,目光落到袋子上,把新衣服脱下来换成旧棉袄,然后把新的放回屋里,“你这还有啥东西?咋买那么多?”


    “别挣了几个钱就都给花了,你还要娶媳妇的。”


    赵章解释:“娘,不贵的,俺去批发市场买的。”


    王春夏:“不贵也是钱啊,小钱不省,哪攒的下钱?”


    赵章也没和她争辩,谁不想随便买啊,家里就这个条件,她就把省钱当成了一生奉行的准则。


    这不是她的错。


    赵章拿出笔和本子,“小头也该上学了,这是我这当哥的买给他的。”


    不等王春夏说啥,赵章继续往外拿。


    “这是给小头的新棉衣。”这倒是不能批发,不过他批发了其他棉衣,这件小的搭给他了。


    “娘这梳子给你,你那木梳子都用几十年了,用用这新的。”


    赵章一样样拿出来,王春夏那是心直抽抽,在那趟血,这得多少钱,多少钱啊……


    “老大啊……”


    她话还没说完,张来旺他们来了。


    赵章:“不是让你们晚上过来?”


    他还想着他们才回来,家里稀罕着呢,下午没时间过来,所以让他们晚上过来。


    他们挠头,总不好说他们说钱在赵章这,家里非给要回来。


    他们再憨也知道这话不能说,纯纯得罪人。


    而且别人不知道,他们难道还没想明白?赵章带他们做这买卖就是想给他们分钱。


    要不然钱借过去,再叫他们帮帮忙,都是一个村的他们难道还能不帮?


    他们嘿嘿傻笑,赵章还是瞧出来了。


    赵章将人领进屋,把包着的钱拿出来,之前的钱整理好了,今天的还没点,乱七八糟的,硬币纸币都有。


    整理好一点,早上赚的钱就出来了。


    尼龙袜卖了一千八百七十五块钱,军大衣是三千五百五十,木梳一百三十一……


    这是赵章根据卖货量大致估算的,最后也没有多少出入,一共是六千九百三。


    算上在省城的收入一共是五万四千九百七十四块五。


    成本的话,算上吃住,连带他们自己留的衣服玩具等等,最后一万少一点。


    也就是说他们有四万多的利润,四万多赵章占六成,就是差不多两万七,他们二十八个人占一万八差不多。


    每个人也就是六百四左右,比他们一个月赚的都多。


    而这他们其实只花了一天多,两天都不到。


    赵章纠正:“不能这么算的,买需要时间,运到省城和镇里也都需要时间,最后才是卖。”


    张来旺:“不管咋算俺们都赚了。”


    张大福在旁边附和:“就是啊,多了六百多,俺今年赚的都能超五千了。”


    赵章见他们这副样子,行,他换了个话题,“俺挣的多,你们怎么想的?”


    第419章 ‘老实憨厚’农民工(11)


    张冬来率先说:“应该的啊,大头哥你别多想,要不是大头哥你,俺只会带点给家里人,那还花钱了,哪像现在东西买了一大堆,还挣了钱。”


    张来旺:“……”就你能!


    张来旺深吸一口气说:“大头哥那是你该挣的,要不是你俺们不会选货,也不会挑地方卖,大头哥你放心,俺们不会惦记的,俺们惦记就不是人,谁要是说你这钱挣得不该,看俺不去揍他。”


    他捏了捏拳,扬了扬,仿佛谁敢说他这拳头就要上去了。


    其他人也纷纷表态。


    虽然赵章知道这些人被原主坑惨了,但是人心易变,赚了这么多钱他也不能保证这些人还能跟从前一样。


    现在这样,那他就再带一带他们。


    “既然这样,那俺也就不多说了。”


    “你们想过明年去南边儿咋干没有?”


    乔秋问:“大头哥,你是不是有啥想法?”


    他不觉得赵章是随口问的,他算是知道了赵章这脸长的老实,想法挺多的。


    瞅瞅人家一个人赚了两万七,其他人不仅不怨,还心甘情愿就可以看出来了。


    赵章不知道他的想法,不然得喊一声冤枉,有些想法是应该的,有没有可能是你们想的太少了?


    可惜他不知道,他说:“咱们过去也跟明年那样,在上个工地干过,活熟练,应该更好找,但是这次工头能卷钱逃跑,给俺们抓住了,下一次呢?”


    “要是没抓住,俺们一年白干。”


    赵章这一说,他们痛斥起杨虎,啥土话骂人都出来了。


    试想一下要是钱被卷走了,他们回都回不来,更别提像这几天一样,天天捡钱。


    外面的王春夏刚开始还吓了一跳,但这话听着听着明白过来。


    那火气直钻脑门,一想到自己儿子差点白干,一个子儿都带不回来,更别说什么棉衣梳子,小儿子的玩具,她就想冲到南边儿叫那个工头吃吃她的大锄头。


    屋里,赵章等他们骂累了才接着说:“俺们不能把自己托给别人,俺们一定要立起来。”


    “俺们不如自己单干,反正工地啥活俺们自己都能干。”


    “俺们能接到活吗?”张大福问出了最现实的问题。


    赵章毫不犹豫道:“能,到时候冬来专门干这个,他嘴皮子溜。”


    张冬来:……俺是嘴皮子溜一些,但俺不会接活啊。


    他嘴巴张了张,看着赵章那张底气十足的脸,心里那点虚浮倒是散了。


    “俺听大头哥的。”


    其他人,“俺也听大头哥的。”


    “大头哥说啥是啥,要不是大头哥这两天能挣钱跟天上掉钱似的不,俺相信大头哥还能带俺挣钱。”


    赵章不是想听恭维的,把钱的事情扯到明面上来。


    “大家都出钱,明年俺们就去南方注册一个公司,俺占百分之五十一,你们出的多占的多。”


    张来旺直接说:“大头哥四千够不够?”


    “俺三千吧。”


    张满:“俺爹娘跟俺要钱,少了不行,俺能不能只出一千……五。”


    这五百还是他后加的,因为想到那赚到的六百四了。


    乔秋则是比较犹豫,他想的比较多,一会儿觉得赵章心思多,一会儿觉得他这样才能干起来,不容易被骗。


    要不是他,他们肯定抓不住杨虎。


    乔秋绕来绕去,最后还是选择了出资,毕竟这次赵章赚了大头没错,他也是真的带人赚钱。


    这次赚六百多,要是干工地……他倒是不怕赵章要他们一起,反倒担心他们钱不够。


    接活不知道要多少本钱?


    这触及到了乔秋的盲区,实际上要是接大工程的话,他们只要管饭,中间还能跟上面的老板要到一些钱,出的并不算多。


    赵章要他们出资纯粹是想走的快一点,而不是真就从穷草台班子开始。


    不管怎么说赵章将他们从银行里取出来的钱,拿出投资的部分,记账上,然后把剩下的还给他们。


    加上赵章的差不多十一万,赵章出三万,占五十一算多了。


    不过他不是还出个人么,反正他是不觉得算上他自己他们吃亏了。


    赵章往家里交了一千五,剩下五百自己留着花。


    现在是这十一万没存到银行,在家里放着不踏实。


    赵章本来要剃头的都没剃,他天天待家里,王春夏那是一天都坐不住。


    虽然新衣服不是独一份,但是就她的是红色,红红火火,衬得她脸蛋都红润润的。


    本来村里和王春夏一辈的人还挺高兴,但是看了王春夏那衣裳后,拧儿子胳膊,“你咋不知道也给我带件红色?”


    不是同一个人发生在二十八家。


    张来旺等人:他们哪晓得她们喜欢这大红色的,哪个小媳妇戴个红的她们都要说叨几句,啥太艳了啊。


    他们哪敢买啊?


    于是只有独一份的王春夏高兴了。


    过完年,别说赵章急着带钱走,其他人也不敢在家留了。


    一起坐火车回了南边儿,赵章把钱一存,让乔秋和张冬来跟着自己看看咋跑流程。


    房子么,住这边的村里应付一下。


    住的能应付,办公地点不能应付,就要取消福利房了,这房价会大涨一波。


    赵章还是想能买就买一间,免得租房以后被房东赶,他也不想以后花更多钱买办公地点。


    跑流程那边还在熟悉,找丢给张冬来和乔秋,他在这边物色起商铺。


    现在买房肯定有,不过等福利是主流,房地产没有大热。


    赵章看了几个新楼盘,下面的商铺都没怎么卖出去。


    倒是旧商铺供不应求,不好租,买?那就是下金蛋的母鸡,不是有啥情况不会往外卖的。


    赵章挑了一下还是买在了一处未来涨价最疯狂的楼盘里,买好了就让其他人过来干活。


    “自己的地方,干活都仔细一点,这也要给顾客打样儿的。”


    张来旺拍着胸脯说:“大头哥你放心,你不说俺们也会好好干的。”


    赵章点点头,“把俺的话记住了。”


    赵章突然想到啥一拍脑门,“别俺俺俺了,这样一看俺们就是乡下来的,城里人瞧不起俺们乡下人,到时候来了不给俺们活就不好,以后都说我,我们。”


    “俺买个收音机,大家听收音机把说话给练一练。”


    “要买收音机啊,里面有说书的,俺过年还在大六家听过。”


    “还有唱歌的,唱歌好听。”


    收音机已经不要票了,价格也打下来了,但是在乡下还是很多人没买,不是说没钱,只是不到结婚就不买这玩意儿,到底还算是大件。


    赵章提起来他们就稀罕,完全没想练普通话的事情。


    赵章也没管,反正到时候都得给他练起来。


    不只是这个,到时候还得跟他学认字,看图纸。


    赵章先给自己买了一份和建筑有关的书,以及一本字典。


    和收音机一起带回来的,中午他们休息的时候就可以听练习。


    他们还不乐意,不过看到赵章那一边查字典一边看书,他们怎么也不敢舞到他们面前。


    一个赵章都这么认真了,他们练个说话还不能练了?另外一个,要是赵章说叫他们看书咋办?他们看到那些字就头疼啊。


    于是他们苦哈哈的跟着收音机练普通话。


    乔秋张冬来也不例外,毕竟跑流程人家单位中午也是要休息的。


    还好目前手续不算多,符合条件的情况下,他们的房地产公司很快就办下来了。


    门面也装修好了,人多,都是干活的好手,在哪买材料就算不知道,哪个好哪个不好还是会看的,再多跑跑就是了。


    齐心协力下,门面怎么可能装的不快。


    因为他们一天一个样,还有来买房的往他们这边看呢。


    他们这一装好,还没开门就有人过来了。


    “你们这活是不是干好了?你们能不能帮我干?”


    说话的人叫李晶静,她做小买卖的,儿子大学毕业分配了单位,他是大学生以后分房跑不了,但这不是处了个对象,对象也是大学生,家里条件好。


    要结婚啊,别的条件没有,就是想结婚有套新房,不想住他们那破旧挨挨挤挤的旧房子。


    他们要是没那个钱也就算了,有钱,又就这么一个儿子,这儿媳妇条件又好,错过了上哪找。


    和老公一合计,买!


    这不逛了好几个楼盘,逛到这边正好看到赵章他们在装修,除了看房就来看他们装修了。


    她说这话的时候还往店里瞧,越看越满意,这活干的仔细,一家店面都装的这么好看,装修房子肯定更好看。


    赵章:“我丑话要说在前头的,活我们会好好干,东西也会给你选好料子,但是价格会贵一些。”


    简单来说就是高价,他们不搞吃回扣,要是同样的料他们能讲价那是他们自己的本事。


    李晶静听赵章解释心里有点突,那种迫切的心思也消了,没有应下来,打算回去跟老公商量一下。


    李晶静老公纪呈松沉吟良久,“明天我让爸和妈看一下店,我跟你去看看。”


    第二天,两人吃过早饭就往南街去,他们的时候赵章他们都在店里了。


    都是早起的人,没活干了赵章让他们全天练普通话。


    张来旺等人:“……”


    李晶静夫妻的到来让他们仿佛看到了救星。


    夫妻俩:???


    他们也没多想,李晶静看向赵章,跟老公示意了一下。


    纪呈松:“你说话管用吗?”


    不是尊不尊重的问题,而是必须要问清楚。


    赵章:“我是我们公司最大的股东。”


    李晶静这会儿才去看字,“这是你们的店面?”


    她昨天光注意装修细节了,赵章他们今天在这,她也只以为还有一点活没干完,没想到这还是赵章他们的店。


    赵章:“过两天就开业。”


    第420章 ‘老实憨厚’农民工(12)


    纪呈松心里有了点底,有店面好,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。


    不过,“你这里我能再看看吗?”


    赵章当然不会反对,这种仔细的才是他的准客户。


    “需要我给您介绍一下吗?”


    纪呈松想说不用,不过话到嘴边又改了,“行。”


    赵章也没有含糊,哪里用了什么材料,材料原本的价格是多少都一一说了。


    纪呈松自家那家店就是找人干活,自己挑的材料,他大致了解一些,听了差不多对的上,知道赵章不是糊弄自己。


    就像他跟他老婆说的那样人家就是想要价格高点,不搞啥乱七八糟的。


    他当初就是因为知道装修水深,才自己去买的材料,但是买材料花费不少工人见赚不到额外的钱就拖工期。


    而且他也花了不少心力进去,他是再也不想再来一回了,如果能有个靠谱的装修队那是最好的。


    “你们这是个什么章程?”


    “首付百分之六十,过半后付百分之四十。”赵章这说的是行业规则,现在还是供不应求,没有发展为标准化合同和分期支付体系。


    赵章也没有要打破行业规则的意思,那样不是更好的服务,而是面临着行业的打压。


    公司都没了,还怎么服务?


    不如接了活好好干。


    赵章继续说:“我们证都办下来了,你们需要我们可以立刻采买材料去你那边施工。”


    “当然我建议你做个室内设计,让我去你那边看看,之后跟你说一下室内怎么安排比较好。”


    张来旺:大头哥看了书就是不一样,还啥室内设计。


    张大福:我们这是要开张了吧?是吧?是吧?


    他们的内心无人可知。


    纪呈松和李晶静带着赵章去看昨天才买下来的毛胚房。


    记呈松和李晶静买的一百平的房子,有隔墙,有一个阳台。


    赵章逛了一圈,心里有了数,“你们这要给谁住?”


    李晶静回答:“我儿子和儿媳妇。”


    “他们都是大学生,两口子结婚需要个房子住,我就给他们买了这里。”


    她没啥避讳,赵章听了也基本知道她的需求了。


    赵章:“最大的房间做主卧,旁边那个做次卧,还有个做儿童房,可以给你们未来孙辈住。”


    “最大的卧室可以做个厕所,有个厕所上着方便,还能做个浴室,到时候你们要是愿意多花点钱,可以用上玻璃,来个干湿分离,洗澡的时候水不会洒到外面,这样就不容易滑倒,还有旁边就是洗手台可以刷牙洗脸,安面镜子还能看看自己脸洗干净没有。”


    “您儿子是大学生,我可以给你做个墙上书架,固定在这里,不占地方又能放书。”赵章比划了一下,李晶静不知道他要怎么做,但是知道这省地方,而且听着这话也舒服。


    本来前面就听着一愣一愣的了,这会儿眉眼舒展,嘴角都是往上的。


    纪呈松没她这么喜形于色,不过那眉头放松,显然也没觉得不好。


    赵章继续说:“另外我还可以给你们找人做隐藏柜子,像是客厅搞个什么茶几,茶几下面可以都是柜子,我还可以帮您包角,角包好了有了孩子不会磕到脑袋。”


    李晶静脱口而出,“这你说的可太对了,小孩子真的一不留神就会磕到哪里,那个包角是咋包?”


    她眼睛布灵布灵的,就差闪着她感兴趣三个大字了。


    赵章也耐心跟她解释,“就是桌角,有棱角的地方我们都会用东西包起来,撞到也不出事儿。”


    李晶静明白了,不过感觉不太好看,不过为了自己孙子,这包了就包了。


    她没有去想他们这单都还没成呢。


    显然她已经属意赵章他们公司了。


    当天他们就把这事儿给定下了,首款是第二天拿过来的,赵章也把连夜画出来的简单图纸给两人。


    就分了区块,字看起来都很丑,一看就不太熟练。


    他们倒是没嫌弃,仔仔细细的看着,根据赵章昨天说的那些话,能想要到一点画面。


    赵章其实也没做啥,以后套房样式都差不多,就是精装修有好有坏。


    他的设计几十年后都烂大街了,这会儿却很时髦,而且以后烂大街何尝不是适合,适合绝大部分人的需求。


    所以纪呈松和李晶静两人都挺满意的。


    赵章跟他们仔细对过,掰开揉碎了讲,确定过后,才会开始动工,另外家具也可以找家具师傅签合同定做。


    李晶静他们要自己买的,赵章就不插手了,不过他会建议风格统一。


    开始施工赵章就拿着他那张草图跟张来旺他们讲,他说啥他们知道怎么装,但以后又不是只接一个活了。


    看图纸就从他这草图开始吧。


    因为是第一单,赵章也想拿这个做个案例,他全程都在盯着,就抽空下去给门店开业冲了个人场,接下来都是张冬来和乔秋在那坐着看店。


    来的人肯定不多,两人很多时候都是在练普通话,还有学赵章给他们找的建筑书籍。


    饶是如此,他们也接了一个单子,都是这个楼盘的,倒是挺方便。


    赵章安排完这边去那边,讲了一下,和这边乍一听差不多,其实有很大不同的设计。


    毕竟那边要老人孩子搬进去,而且楼层比较矮,要考虑到防盗窗,还有驱虫。


    另外厕所设计也是不一样的,老人不喜欢坐便,他就设计了蹲便,还加了扶手,免得老人无力或者腿麻站不起来。


    做好了设计,隐藏柜子也是少不了的,毕竟这家老人孩子住一起,需求更大一些。


    二十七个人做一个工程其实挺挤的,有的工作做完了也不是一下子就要做后续,就被赵章派去一楼了。


    分成两边速度是会慢一点,但也没有太多。


    就是赵章比较辛苦,楼上楼下跑,还不是同一栋楼。


    吃饭的时候张来旺还嚷嚷着给赵章加个鸡腿,不知道是补补呢,还是让赵章吃了多跑跑。


    赵章选择夺了他的鸡腿,他啃着,抢来的鸡腿就是香啊。


    张来旺:“……”


    俺的鸡腿啊――


    赵章会时不时喊纪呈松和李晶静过来看看,他们来不来是他们的事情,他都会喊。


    有时候会他喊了来,有时候没喊也来,不知道是突然兴起还是突击检查一下。


    赵章这边又没猫腻,都无所谓了。


    他们这么盯着,装修进度过半后也很爽快的打了剩下的百分之四十。


    等所有东西都装好之后,赵章让纪呈松和李晶静来收房了。


    此时的毛胚房已经大变样,哪怕还有很多家具没有安排上也肉眼可见的漂亮。


    而且那个包角李晶静还以为会很丑,没想到赵章搞得跟特意设计的一样,跟房间特别搭,刚开始她都没注意这是包角,还是赵章说了才知道。


    他们满意的不得了,这房子啊,真好,真好。


    等他们看完了,赵章这才提出:“我想给你们房子拍个照片,给我们当样板。”


    “我们包帮你们安装,不额外收哪怕一分钱。”


    赵章这样挺正式的,房子都是他装的,他不说直接拍了纪呈松和李晶静也不会说啥。


    但他说了,还为此帮忙安装,纪呈松和李晶静都感觉心里舒服。


    没多考虑就同意了,回去路上李晶静还说赵章厚道。


    事实上,赵章也的确是厚道,当然也是为了更好的效果,他陪着李晶静和纪呈松去看电器家具哪几种合适,有什么效果,他还带帮他们砍价的,搞得两夫妻都不好意思了,寻思着要是谁家要装修他们就给他介绍介绍。


    等全都装好了,赵章拍了照,这边工程也算是结束了。


    赵章这边还在等着洗照片,纪呈松和李晶静两夫妻看房子怎么都看不够。


    李晶静:“这也太好看了。”刚装好的时候就够明亮大气的了,等把这家具电器一摆,简直不要太好看。


    “我都不想回去了,咱们家跟这边一比就是猪窝。”


    “又小,东西又多,破破旧旧……”


    纪呈松听着她嫌弃的话,虽然不好听吧,但实在是对比太鲜明了,他也只觉得老婆说的对。


    两人怎么都稀罕不够,过了两天才想起来没有给儿子说一声。


    李晶静就给儿子打电话了,“儿子,我和你爸把新房买了,都装好了,准备挑个黄道吉日办进屋酒……”


    “妈你买房就买房了,咋就装好了,装的不好看咋办……”


    电话那头一通埋怨,李晶静听了就来气,那高血压都要犯了,怒道:“那你就自己买,我和你爸住。”


    转头跟纪呈松抱怨,“生个儿子就这样一根棒槌,我们辛辛苦苦买房,装好了,他过来直接住现成的还那么多话,他知道装修房子多麻烦吗?知道找个靠谱的建筑队有多难吗?”


    纪呈松也是挺火大,他跟着老婆忙前忙后一句好都落不到。


    “别管他了,我们自己住。”


    本来夫妻俩准更多的是住老房子,新房子主卧大,以后给儿子儿媳住,他和老婆两个人住一下次卧。


    现在?他们有没有得次卧住全看他们心情。


    要不是赵章说新房多通通风,当晚夫妻俩就搬过去了。


    虽然搬没搬过去,但这进屋酒可以先把日子挑起来了。


    赵章他们还被邀请了,毕竟房子他们装修的,人价格贵,但还帮着电器家具砍价了,最后算起来也没贵多少,他们又在一栋楼,进屋酒肯定要喊的。


    赵章推辞了,不说原来另一栋一楼的活还剩下一点,就说他们照片亮出来,就又接了两个单子,他们这边工程也挺忙的。


    赵章也不想和顾客拉的太近了,留点边界感。

图片    【旧笔记小说网】www.jiubiji.c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