韦氏问出这话, 连珠不由深想。
李翊了解连珠,连珠也了解他,韦氏向来不是个爱关心闲事的人, 离开王府后, 她也很少过问连珠的私事,像这种话,更是显得直白。
不像韦氏的作风,倒像是李翊能说出来的话。
连珠愣了片刻,压下心头疑虑,回道:“王妃, 这两三个月我自然是不会离开岷州的, 等兰室生意好些了再说吧。”
韦氏心中暗舒一口气,太好了, 长生交代的事, 也算是办好了,虽然她没出什么力。
只希望长生能抓紧些, 赶在连珠离开前回来。
@无限好文,尽在晋江文学城
韦氏想了想, 附和道:“是这个理, 况且如今外头也不太平,留在岷州, 好歹安全。”
她是不会在连珠跟前给儿子说好话的, 两个人的事, 让两人自己解决就好。
她能帮儿子试探出连珠的打算, 已经是尽力了。
连珠微微点头, 两人就着茶点, 又说起了兰室的事情,韦氏很感兴趣, 提出想要入股。
“我手里头也有些积蓄,还有人手,都是管惯了铺子的老掌柜,想来你如今正是缺这些,若用的上,尽管开口。”韦氏笑吟吟道。
连珠甚是欢喜,她正愁不好找掌柜,兰室不比什么杂货铺酒楼之类,既是画室,掌柜的也得有些文采,需要略懂丹青,可她没有人脉,确实不太好找人。
韦氏为她解决了燃眉之急,连珠感激道:“王妃能帮我,实在是再好不过了。”
韦氏爽快得很,立马叫人去拿纸笔和银两来,当即要写契书。
从前诚王在时,她掌管着中馈,整个王府,光是下人的吃穿嚼用,一年就要几百两银子,诚王又是个爱民如子的人,时常救济军中将士和百姓,花用更是难以计算。好在韦氏自己有头脑,将王府名下的铺子经营得很好。
自从诚王去世后,她连铺子也不想管了,从前还埋怨诚王大手大脚,但他走了,她才恍然大悟,有诚王在,她才有心气,撑着她经营那些铺子,他不在了,她就觉得没意思了。
若不是长生打仗需要银两,还有这么多下人在,她都想撂挑子不干了。
但连珠这门生意,倒是有些意思。
韦氏起了兴致,也不觉得无聊了,以一百两入股,约定好挣得的银子七三分成,连珠七,她三。
连珠连连推辞,觉得她分成太多了,韦氏却很坚定,笑道:“你就听我的吧,我虽出了些银子,但为这铺子忙前忙后的都是你一人,我又做了什么呢?再说了,日后我定然没什么时间去管这铺子,还要辛苦你,这钱是你该拿的。”
连珠只好收了,暗自下定决心,一定要将兰室经营出个名堂来,不辜负王妃的信任。
**
三日后,打好的家具都送来了,连珠找了几个伙计,将兰室重新布置了一番。
迈步进去,迎面而来的是两张木桌,摆着圈椅并纸墨,桌案上摆着笔架砚台,以及一盆馥郁幽兰。不像是间商铺,倒像是家中的书房。木桌后,陈着一架点漆四折屏风,绘的是梅兰竹菊四君子图,入内,刷了清漆的墙面上,挂着十数幅画作,分外雅致。
韦氏也特意来看过,还带来了一位姓梅的女掌柜和几个伙计。
梅掌柜年约三十,身形瘦削,脸庞圆润,举手投足间很有文人风骨,据韦氏所言,梅掌柜的祖父原是进士出身,孙辈中没有男子,便精心培养了梅掌柜这个孙女。
梅掌柜嫁人后,夫妻不睦,丈夫常对她大打出手,有一次在大街上被韦氏撞见,韦氏不忍,出手帮助梅掌柜和离,梅掌柜感激在心,自愿投入王府,为王妃做事。
这几年,王妃都是让梅掌柜管着几家书画铺子,她饱读诗书,算术也好,生意蒸蒸日上,有这样的能人相助,连珠自是欢喜。
连珠请人写了招牌,算了良辰吉日,赶在年前开张了。
开张这日,吸引来了许多人。
有街坊邻居来看热闹的。附近的商铺老板早知道这家铺子换了新主人,说是一个年轻姑娘。连珠来过几次之后,她的名声就传开了。
当然这名声,大多是不好的名声。
本朝鲜少有女子抛头露面做生意,特别是如此年轻的姑娘,外人看来,如此年轻的姑娘,就该待在闺中待嫁,如何能出来做生意呢?
况且,听说还是做的书画生意,女子无才便是德,这么招摇的女子,谁家敢要?
除此之外,还有许多来看热闹的路人。
火红的炮仗燃尽,围观的人群立马叽叽喳喳议论了起来。
“咦,这铺子好生奇怪,摆了桌子,难道是卖吃食的?”
“什么卖吃食的呀,你呀,真是笨,你瞧那桌上摆的不是纸和笔吗?肯定是书肆。”
“书肆?那有啥意思,走了走了。”
有人一看见那些笔墨纸砚,便摇着头想要离开,读过书的毕竟是少数,普通人家,想要供一个读书人,都要全家上下勒紧裤腰带生活,这种风雅之地,远不如一家小吃铺子吸引人。
有一些身着长衫的书生,倒是还停在兰室外头看热闹。
“各位,兰室今日开张,想必各位还不熟悉兰室的营生。无论什么身份,都可将画作送到兰室,我们会按品相收购。”连珠笑盈盈地站了出来,朗声说道。
众人见她一个俏丽女子出来说话,已是有些惊讶,又听她话中之意,无论何人,都可送画过来,更是惊诧。
有妇人犹豫之下,喊道:“喂,东家,女人的画你也收吗?”
此话一出口,众人哗然。
连珠微微一笑,“自然要收,只要姐姐你的画好,我们就要。我也是女子,知道咱们很多姐妹都善于丹青,那些好画,若放在屋中蒙灰,岂不浪费,不若送到我这里,兴许能被有缘之人买下。”
片刻沉默之后,人群中便传来了嘲讽。
说话的是个蓄着山羊胡的中年书生,他趾高气昂道:“好个不知廉耻的小丫头,你可知,女子经商本就是下等,你还要收女子画作,想让她们也如你一样抛头露面不成?”
梅掌柜闻言皱起了眉头,正想要出声反驳,被连珠拦住了。
她仍旧淡笑着,目光却冷了几分,“先生所言,小女并不敢苟同。先生饱读诗书,自然知道,我朝从未明令禁止女子经商,且太祖与仁康皇后便是于书肆相识,仁康皇后虽为女子,却博学多识,助太祖谋得江山,太祖都称赞仁康皇后的智慧,可见,女子有才,并非羞愧之事。”
真是滑稽,这些士人,娶妻时想要一位识文断字的妻子,好红袖添香,掌管中馈,却又嫌女子有才学。
那书生被连珠的话一噎,一时竟找不到话反驳。
连珠说的确实找不到错处。虽说女子经商被人瞧不起,但并没有哪条律令明确说过女子不得经商,再则,仁康皇后确是以才名名扬天下,他这话,亦有瞧不上仁康皇后之嫌。
“你!真是诡辩,我不与你理论!”
自知理亏,书生面红耳赤,拂袖而去。
他一走,寂静的人群便炸开了。
“这姑娘好生大胆啊!”
“人家说的也有道理啊。”
不论如何看待连珠,众人对兰室的兴趣倒是大增,都想进去看一看,这能接纳女子画作的,到底是什么样的画室。
梅掌柜和几个伙计喜笑颜开,他们之前也在书肆中做活,知道这生意主要是靠着那些书生,寻常百姓哪里有多余的银钱,但兰室却吸引了很多平民。
@无限好文,尽在晋江文学城
一进入兰室,就能被里头雅致的环境吸引,但这份雅,并非高高在上,绕过屏风,能看见地上摆着几幅刺绣,而刺绣旁,是对应的花样,这些都是连珠亲手画的,请岷州最好的绣娘绣制而成。
比起外头那些笔墨纸砚,里面的这些,才更吸引女子。@无限好文,尽在晋江文学城
虽然她们都会将花样卖给绣坊,不过,大多数人都是在家中等着绣坊的嬷嬷来收,不会出去售卖,且花样并不值钱,绣坊中雇有画师,是看不上她们的画的。
“这画的真好。”几个年轻妇人惊叹道。
梅掌柜笑道:“这是咱们老板画的,若几位妹妹有想法,都可以拿来试一试。”
“掌柜的,我真能拿画来卖吗?”有女子小心翼翼地问道。
梅掌柜肯定道:“自然,我们老板开这间画室,就是想让女子的丹青也能被人看得起,不说远了,至少能挣些银钱,买自己喜欢的东西。”
这话是真说到了几位妇人的心坎中。
嫁人之后,除了手中的那点嫁妆,寻常妇人手中是没有半分私房钱的。
因为没有收入,要想买个胭脂水粉,只有等丈夫想起,才能添置一二,可谁不爱俏呢?但自己挣不了银子,就好像直不起腰,只好任人拿捏。
但若有一项自己的进账,不说别的,在家中也能挺直腰杆了。
有胆大的便心动了,鼓足勇气道:“既然如此,掌柜的,我的花样子向来是被人称赞的,明日我便拿来与您看看。”
有人开了这个口,事情便顺利许多。
“我也有!”
一时间,兰室中热闹非凡,连珠看着她们,眸中盛满了笑意。
而此时,远在千里之外的李翊,却遇到了麻烦。
【旧笔记小说网】www.jiubiji.cc